“8月初又打響了一輪價格戰,再現降價潮,使得8月份雖然銷量環比上個月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價格繼續下探,使得經銷商在8月份的經營狀況還是比7月份略有下降。”9月4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汽車流通行業月度信息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3年8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9%,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9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在不景氣區間。
同時,從分指數情況看,8月庫存、市場需求、平均日銷量指數環比上升,從業人員、經營狀況指數環比下降。
在這背后,是經銷商經營狀況恢復不及預期。價格下探對經銷商新車毛利影響較大,經銷商普遍面臨新車盈利較差、客流不足、庫存壓力加大,以及資金壓力回籠慢等問題。少部分經銷商表示經營狀況較差,運營成本較高、人員流失快的情況較為嚴重。
“從不同品牌類別來看,豪華及進口品牌分指數有所上升,而主流合資和自主分指數都略有下降,也反映出8月份豪華車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但從整體指標來看,8月份成交率的情況有所好轉,總成交率有所提升,這個應該跟818購車節有一定的關系。”郎學紅分析指出。
數據顯示,在促消費政策及車企終端優惠的加持下,8月上半月車市銷量增長明顯,但部分省市受極端降雨天氣影響抑制汽車需求釋放。8月下半月,有77.3%的經銷商開啟818購車活動,有效提升客流增加訂單量。疊加暑期出游、開學季、結婚季等因素驅動購車需求持續釋放。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8月汽車市場整體企穩走高,預計乘用車終端銷量在190萬輛左右,呈現淡季不淡的特點。
“金九銀十”有望重現
盡管經銷商仍面臨生存壓力,但從消費端來看,8月汽車消費已經逐步恢復。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一期“汽車消費指數”顯示,8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80.8,高于上月;從構成汽車消費指數的分指數看,2023年8月需求分指數為、入店分指數、購買分指數均高于上月。
這也意味著,9月的汽車銷售走勢將回歸正軌,汽車消費將進入旺季狀態,市場表現向好發展。
“汽車市場一直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從2018年到現在差不多五年的時間,‘金九銀十’每年都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金九銀十’規律在這幾年不那么明顯。”郎學紅表示,“今年從經銷商問卷反饋來看,大家對已經到來的9月份還是非常期待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有87.1%經銷商對即將到來的9月車市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9月新車銷量呈現季節性上升,環比增速在5%左右。
“在剛剛過去的7、8兩個月,由于天氣高溫多雨,以及部分消費者暑期出游等原因導致進店購車客戶減少,這對當月的汽車銷量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郎學紅認為,進入了9月金秋時節,良好的天氣會促使前兩個月積累的購車需求得以釋放;加之9月是傳統的汽車銷售旺季,按照客戶的消費習慣,9月的購車人數會有所增加。同時,9月也是第三季末,經銷商為了完成季度目標會開展降價促銷活動,進一步促進了當月汽車銷量的增長。
以上多種因素將有效吸引消費者對車市的關注度和購車熱情,“金九銀十”有望取得較好表現。
不過,流通協會方面也指出,由于現階段經濟還處于緩慢恢復中,消費者購買力還存在不足的問題,這對汽車銷量的增長幅度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同時,為了提升銷量,開展促銷降價活動,讓利給客戶,所以經銷商在經營上還是存在一定壓力的。
“9月份的銷量雖然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這個增長幅度有多大,還是看一下后期市場表現,是否有一個大的促消費政策或者有其他某一方面有利的促進增長的因素。”流通協會方面表示。
郎學紅預計9月份的終端零售量環比8月份有所增長;而接近90%的經銷商對于9月份市場是持樂觀判斷,認為9月份會環比8月份有5%左右的增長。
車市迎來政策利好
“上半年很多相關的政策措施都是圍繞終端市場的,有消費券、購車補貼等政策,而到了6月份以后,政策更多的是向前端傾斜,而不是針對最后的消費環節。”郎學紅告訴記者,“從《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到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設立,通過穩定民營經濟發展和壯大民營經濟,能夠進一步吸納就業、增加從業人員的收入,從源頭上通過增加收入、穩定預期來提升消費意愿。一系列的組合政策,有望在今年剩下的四個月持續產生影響。也希望從9月份開始重現‘金九銀十’的盛況。”
值得一提的是,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金融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2023年,汽車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9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0%;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左右。2024年,汽車行業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產業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為推動汽車行業穩增長,實現上述主要目標,《工作方案》明確了包括“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穩定燃油汽車消費、推動汽車出口提質增效、促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和二手車消費、提升產品供給質量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在內的工作舉措。
尤其是在刺激汽車消費方面,《工作方案》明確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落實好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優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工作,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企業開發更多先進適用車型,充分挖掘農村地區消費潛力。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
在穩定燃油汽車消費方面,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實施汽車限購地區在2022年購車指標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購車指標,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鼓勵企業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車、皮卡等產品供給,深挖細分市場消費潛力。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發揮著工業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我們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動汽車行業穩定增長。目前經濟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有利于車市平穩較好增長。”8月4日,乘聯會發文指出。
乘聯會表示,由于受到去年8月高基數的影響,今年8月的市場增速雖然放緩,但隨著大量有競爭力的新品推出,價格促銷力度不斷加大,8月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持續釋放。乘聯會預測8月的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80萬輛,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批發508萬輛,同比增長39%。
對于2023年全年,乘聯會認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3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