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了影響人造金剛石微粉質量指標中的粒度分布,今天再講一下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即金剛石微粉的顆粒形狀。
1、金剛石微粉的顆粒形狀
顆粒形狀是評價金剛石微粉質量好壞的主要因素,表征顆粒形狀的參數有顆粒圓度、顆粒橢圓度、比表面積、針棒狀顆粒、片狀顆粒等。一般推薦選擇用顆粒圓度和片狀顆粒數兩個參數來表征顆粒形狀。
顆粒圓度是指顆粒投影面積等效圓周長與顆粒的實際投影周長之比,是一個小于1的無量綱數。圓度是表征顆粒形狀的綜合參數,既可以反映顆粒的圓形度、又可以反映顆粒的橢圓度、還可以反映顆粒的表面粗糙度。
片狀顆粒,是指在顯微鏡下很薄而且透光率高的顆粒視作片狀顆粒。為便于實施檢驗,進一步將透光率量化,將透光率大于90%的視為片狀顆粒。
根據目前金剛石微粉的實際情況,片狀顆粒的所占數量比在0-10%之間。目前片狀顆粒數量百分比應小于10%。片狀顆粒數以前規定是小于5%,事實上即便是片狀顆粒大于5%,仍然能用,只是影響使用效果,因此將該指標放寬,作為指導性質指標。
由于顆粒圓度和片狀顆粒百分比數是指導性指標,所以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主要目的是指導生產和應用。
在金剛石微粉質量檢驗中,針棒狀顆粒是指長軸與短軸之比超過3:1。在微粉中不能有超過最大顆粒尺寸的針棒狀顆粒,長度在最大公稱尺寸和最大顆粒之間的針棒狀顆粒,不允許超過3%。
顆粒形狀會影響粒度檢測,非球形顆粒多的時候很難得到粒度集中的產品,針棒狀顆粒多的產品粒度檢測變化大,一致性差。在應用中顆粒形狀還會影響產品的磨削效率,產生許多不確定因素,通常在拋光時,金剛石微粉的顆粒形狀以接近球形和等積形為佳。不過隨著應用的拓展,現在也有需求不規則形狀金剛石微粉的情況,下圖是針棒狀較多的金剛石微粉。
▲針棒狀較多的金剛石微粉
2、不同形狀的微粉適合不同的應用
顆粒的形狀圓度好的微粉在拋光中有比較好的效果。塊狀、多棱角、多刃口、低磁性高強度微粉在金剛石電鍍線鋸中有好的應用效果,其他形狀的微粉,如條狀、塊狀和片狀,比較鋒利的多用在樹脂結合劑砂輪中。
3、金剛石微粉的顆粒形狀檢測方法
金剛石微粉的顆粒形狀檢測常常使用光學顯微鏡。一般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為1600倍,適合2微米以粗顆粒的檢測(下圖為金剛石微粉光學顯微鏡照片)。在檢測的時候使用載玻片及甘油把待檢測樣品制成樣本,置于生物顯微鏡載物臺上進行觀測,要求制作樣本的時候顆粒分布均勻且不相互重疊,沿橫向、縱向分別進行觀察,統計等積形顆粒的百分比。
還可以采用顆粒圖像分析儀,可以通過視頻采集體系拍下樣品圖片后通過軟件進行顆粒形狀分析,可以給出球形度等形狀參數,可降低光學顯微鏡直接觀測時的主觀性(下圖是顆粒圖像分析儀的檢測報告)。
▲金剛石微粉光學顯微鏡照片
▲顆粒形狀檢測報告
細顆粒的形狀檢測需要借助電子掃描顯微鏡。對于1微米以細的顆粒使用光學顯微鏡已經無法清晰觀察其顆粒形狀,電子掃描顯微鏡能達到幾萬、十幾萬的放大倍數,可以清晰觀察納米級別顆粒的形狀。
▲電子掃描顯微鏡
▲金剛石微粉SEM照片
雖然粒度組成相同,但由于微粉的顆粒形狀差異,導致使用效果就會有很大差別。因此生產企業必須根據顆粒形狀對產品進行分類管理,才能確保產品質量穩定。用戶也必須根據顆粒形狀選擇合格的產品才能保證使用效果穩定。
參考資料:《金剛石微粉》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