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鄭州高新區召開2023年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恩厚作為2022年高新區獲獎企業代表進行發言。
據了解,鄭州三磨所創建于1958年,是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唯一綜合性研究機構,全國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業技術研發、信息和咨詢服務中心,是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開創者、引領者、推動者,成功引領我國超硬材料產業晉升為全球第一大國,金剛石產量占全球總量的95%以上。
鄭州三磨所2010年搬遷到高新區,在高新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堅定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工作扎實推進、亮點頻出,呈全面發力、縱深發展態勢。
一是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20多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穩步推進。2022年公司緊抓新一輪創新平臺優化重組戰略機遇,原超硬材料磨具國家重點室成功獲批重組建設高性能工具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增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平臺,以及省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聯合體、產業創新中心3個省級創新平臺。此外,還榮獲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頭雁企業、鄭州市"三高"企業、高新區龍頭企業等8項榮譽資質。
二是企業創新活力更加強勁。科研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2.47億元,年均增速達45.7%,2022年研發投入7900萬元,營收占比持續穩定在8%以上。聚焦國家重大工程、產業發展需求,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近五年累計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項目45項。通過項目實施,圍繞功能金剛石材料,面向航空航天、核工業、第四代半導體等國家尖端技術領域需求,實現了大面積高品級金剛石生長技術關鍵技術突破;圍繞高端超硬材料制品,攻克了半導體芯片高效精密劃切超薄砂輪、超高速陶瓷 CBN 砂輪等系列超硬磨具成套技術,解決了半導體芯片、電磁彈射導軌、衛星動量輪軸承組件等國家重大工程卡脖子難題,關鍵工具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化。先后榮獲科技獎勵21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制修訂國家標準21項,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282項。
三是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成效。自主研發的晶圓劃片刀、超薄切割砂輪等產品,在國內數百家半導體芯片制造企業應用,為"中國芯"制造提供了關鍵工具支撐;發動機曲軸、凸輪軸磨削加工用陶瓷 CBN 砂輪,實現進口替代,有力保障了中國航發、中船重工等數百家企業關鍵工具的自主化;鍛造六面頂壓機,市場占比90%以上,遠銷俄羅斯、韓國等國家。上述科技成果轉化,有力支撐了公司營業收入穩定高速增長。2022年面對疫情反復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22%和28%,再創歷史新高。近三年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131%和173%,實現翻番。
下一步,鄭州三磨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任務,聚焦高端超硬材料及制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開放合作,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能,聚力打造我國超硬材料創新高地,為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