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培育鉆石看中國,中國培育鉆石看河南。
來自第三方權威調研機構及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培育鉆石產能來自中國,而中國培育鉆石產能的80%,來自河南。
根據浙商證券預測,2022年-2025年全球培育鉆石原石需求從143億元增至313億元,復合增速35%,2025年市場仍是供不應求。
培育鉆石,無疑是一片廣闊的新藍海。
身處世界培育鉆石的核心產業帶,如何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多渠道培育下游消費市場,打造屬于中國的培育鉆石品牌,為行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需要行業龍頭企業的躬身入局。
9月26日,在“河南省培育鉆石產業系列走訪活動”第一期的活動上,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磨所”)正式對外官宣:由三磨所推出的培育鉆石自有品牌DEINO黛諾,將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上線。
成立于1958年的三磨所,是國機精工旗下全資子公司,隸屬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是目前中國磨料磨具行業唯一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是全國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信息和咨詢服務中心。
作為中國人造金剛石行業的執牛耳者,此前一直專注于超硬材料和磨具磨料產品在工業制造領域應用的三磨所,此番為何發力培育鉆石行業的消費零售品牌?
答案,或許就藏在DEINO黛諾的身上。
央企國資躬身入局,源于看見了潮水的方向
在位于鄭州高新區的鄭州三磨所,被譽為”功勛壓機“的中國第一臺六面頂壓機靜靜地矗立在院內。
中國第一臺六面頂壓機
這臺由三磨所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臺人造金剛石合成設備,使人造金剛石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近20倍,它的推出,讓人造金剛石進入了產業化生產階段。
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第一顆立方氮化硼,以及中國第一顆培育鉆石,這些行業“第一”,都由三磨所創造。
1993年和2015年,“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超硬材料磨具國家重點實驗室”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分別依托三磨所組建,標志著三磨所在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三磨所也依此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一方面,由鄭州三磨所所引領的創新、創業的行業新風,從上世紀一直延續到當下,成為推動行業不斷發展的內驅動力;另一方面,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包括新型材料產業等在內的優勢再造和換道領跑,已經納入河南省的十大戰略之中,培育鉆石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政策的春風。
今年7月份,河南省印發的《河南省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2022—2025年)》指出,將重點發展用復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和關鍵裝備,加速納米聚晶金剛石、功能金剛石等制備技術攻關,擴大在珠寶首飾等領域的應用。
在河南省出臺的《設計河南建設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中,也明確提出把工業設計等作為設計河南建設主攻方向,著力構建具有鮮明河南地域特色的設計產業新體系。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鉆石產業,本身就是創意型、設計型產業。
在三磨所總經理陳恩厚看來,DEINO黛諾作為培育鉆石市場的新貴品牌,民族品牌,更應深入貫徹河南省有關加速培育鉆石行業發展的政策要求,支持創意性研發設計,突出河南文化元素,為形成全國性培育鉆石銷售和消費中心營造氛圍。
“如今,我國正處于培育鉆石市場從0到1的重要階段。”陳恩厚表示,培育鉆石憑借其優異的產品質量、更低的生產成本和更好迎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優勢,得到了各大珠寶品牌和消費者的青睞,正在迎來黃金發展期。
在中國市場,從2017年開始,不僅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崛起,消費理念也有了轉變,其它品牌還未開始試水的時候,三磨所便有了做一個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培育鉆石品牌的想法。
而身為引領中國超硬材料和培育鉆石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并在產業規模上占據世界絕對優勢地位的三磨所,自覺承擔起了這樣的一個角色。
也正是在政策窗口期到來的大背景之下,在企業發展的內驅動力之下,經過數年籌備,專注于異形鉆的高端培育鉆石品牌DEINO黛諾正式上線。
專注于異形鉆,DEINO黛諾能否戳中Z世代的心?
隨著Z世代快速成為消費市場的核心和主力,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消費習慣的認知變遷,中國消費者對鉆石等產品的消費,逐漸從“婚戀需求”向“悅己”逐漸轉變,自戴搭配、婚嫁需求以及感謝他人,成為他們購買鉆石的主要因素。
年輕消費者更愿意佩戴能夠彰顯個性、設計感更強、與眾不同的鉆石類珠寶產品。他們認為唯一的、不可復制的品質才是飾品的價值所在,不斷強化這種獨特品質的過程才是最有效的飾品營銷過程。
異形鉆所契合的,正是這樣一群消費能力旺盛的年輕人。
DEINO黛諾的品牌定位于異形鉆,是一種采用花式切割(Fancy Shapes)從而外形多變的鉆石形態,常見的異形鉆石有橢圓形鉆石、公主方形鉆石、馬眼形鉆石等。
據介紹,異形鉆石的由來歷史悠久、個性獨立、切割工藝考究,是目前世界上難度系數最高的的鉆石切割工藝,目前鉆石一共有40多種形狀,而圓形只是其中一種。
硬幣的另一面在于,相較于傳統和常規的圓形鉆,異形鉆的多樣性,避免了審美疲勞,每一種形狀都可賦予它獨特的美和故事。
“DEINO專注于異形鉆作品的設計研發,堅持每一款產品都要先有內容后有設計的設計理念,表達的是中國鉆石界的稀缺藝術。”DEINO品牌負責人劉洋洋表示,DEINO堅持先鋒態度,大膽創新,希望能夠不斷為用戶帶來新穎的品牌內容,用產品發起一場與“異能者”們的創意對話。
據劉洋洋介紹,在即將到來的10月份,DEINO黛諾將在中國進行品牌首發,此次發售的作品涵蓋鉆戒、吊墜、手鏈、手鐲、耳釘、胸針等不同產品,同時入駐天貓、京東等頭部電商平臺,以及抖音、小紅書等內容流量平臺,與此同時,DEINO線下店的開設計劃也在進行中。
在劉洋洋看來,DEINO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新穎、創新的服務和無縫銜接的一對一購物體驗,在向用戶傳達現代美學的同時保持DEINO作為高級珠寶品牌的高端品味,同時也更好理解中國年輕一代奢侈品消費者的購物喜好與需求,融入中國快速發展的新零售環境。
距離“鉆石自由”,中間還隔著一道認知“鴻溝”
培育鉆石的發展,除了極大地豐富了鉆石的形態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它使得鉆石產業鏈的整體生產成本降低了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讓高高在上的天然鉆石不再是可觸不可及的,為少數人所專屬的奢侈品。
但是,無法回避的現實是,在消費市場的接受度上,培育鉆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個中緣由,一是,天然鉆石長期獨占市場,逐漸形成了“天然鉆石才是真鉆石”的固有消費認知;二是,受制于培育鉆石的研發水平和推廣普及速度,培育鉆石的受眾接受度整體還處于較低水平。
但從特征屬性上看,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在品型、化學成分、莫氏硬度、光澤、密度、熱導性、熱脹性、透光率和折射率等維度上,都沒有任何差異性。
“無論怎么妖魔化或者歌頌他,鉆石就是鉆石。”劉洋洋說,無論是天然鉆石還是培育鉆石,都是真正的鉆石。
劉洋洋舉例說,天然鉆石與培育鉆石的關系,就類似于自然界的冰與冰箱里的冰,它們只是生長的環境和條件不同,但從物質的構成上,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只是受到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天然鉆石的產量會越來越低,其稀缺的特性會日趨加強,但培育鉆石的逐漸發展成熟,正好彌補了天然鉆石的缺陷,讓消費者距離“鉆石自由”越來越近。
因此,在當下,以三磨所為代表的培育鉆石龍頭企業,更需要通過積極推動,幫助消費者樹立“培育鉆石,也是真鉆石”的正確消費認知,做好培育鉆石消費的心智培養。
除此之外,“鉆石,不止是圓形”的消費理念,也亟待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認可,在這點上,DEINO黛諾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培育鉆石的市場教育,任重而道遠。在這一點上,以DEINO黛諾為代表的培育鉆石品牌,還需要努力跨過市場的認知“鴻溝”,邁向更為遼闊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