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我國培育鉆石原石(寶石級人造金剛石)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83萬克拉。展望未來,中國巨大的消費需求潛力以及不斷進步的生產技術等因素將驅動培育鉆石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預計,中國培育鉆石原石的市場規模將從 119萬克拉逐年增長至 295萬克拉,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25.48%。中國培育鉆石原石的市場規模占全球培育鉆石市場規模的比例將從56.10%逐年提升至80.20%,占比將居世界首位,真正做到了世界培育鉆石看中國,中國培育鉆石看河南。作為國貨之光的培育鉆石有望打破鉆石行業被西方壟斷的現狀,而我國培育鉆石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三磨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梧桐街121號,坐落著一家被俗稱為“三磨所”(全稱: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研究所單位。就是這樣一家并不顯山露水的研究所,奠定了我國在全球培育鉆石行業的領先地位。1963年三磨所成功研制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1965年,三磨所又研發出我國第一臺六面頂壓機,這臺具有紀念意義的功勛機器收藏在三磨所院內成為“鎮所之寶”。
功勛壓機
如今被譽為行業“黃埔軍校”的三磨所又瞄準了培育鉆石零售新賽道,并創建了培育鉆石零售品牌:DEINO黛諾。
據英國廣播公司未來頻道(BBC Future)報道,現在的Z世代不再僅將目光局限于傳統礦產鉆石,有近76%的消費者考慮購買實驗室培育鉆石。且行業權威機構公認培育鉆石與礦產都是真鉆石,因為他們的成分都是碳,折射率,色散,硬度等完全一致。
BBC的報道將培育鉆石推到了全球消費者眼前,讓越來越多消費者了解到培育鉆石的相關知識。作為在1963年研發出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三磨所旗下培育鉆石品牌,DEINO黛諾選擇專注于異形鉆珠寶產品的設計研發,也更符合年輕人對鉆石類珠寶產品的審美和想象。
De Beers《鉆石行業洞察報告》中提到,千禧一代(80 后、90 后)和 Z 世代(95 后)占全球總人口29%,但貢獻了全球 2/3 的鉆石銷量,國內鉆石消費市場中該比例可以提高到 80%。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鉆石價值認知和購買偏好形成,千禧一代+Z世代逐步成長為鉆石消費主力,他們對鉆石飾品的日常化需求、悅己需求和ESG屬性關注等更能代表鉆石珠寶消費的新趨勢。據悉目前國內消費者購買鉆石的主要消費因素為犒勞自己、婚戀需求以及饋贈他人,總體看來我國鉆石消費已從“婚戀需求”向“悅己”轉移。在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物化性能并無差異的情況下,更低的價格、更高的級別以及更強的設計感無疑是培育鉆石能夠進一步拓展國內珠寶市場份額的有力支撐。
DEINO黛諾作為三磨所(1963年研發出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研究所單位)旗下培育鉆石品牌,擁有自主研發生產毛坯原石的能力,在供應鏈的頂端具備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DEINO專注于異形鉆作品研發和設計,這一點大大區別于其他珠寶品牌。異形鉆石的稀缺性在于其高成本和加工難度。異形鉆的切磨難度非常高,原石損失很大,雖然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困難重重,但DEINO黛諾團隊始終堅守“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的信念,終于打造出了這個在中國培育鉆石界專注于異形鉆的品牌,DEINO想讓更多人知道,“鉆石不止于圓形”。
DEINO包裝
裸鉆方面,DENIO堅持切磨使用近無色高凈度完美切工的成品裸石來制作產品;產品設計方面,DEINO堅持先有內容再有設計的設計理念,確保每一件產品堅持異形鉆DNA的同時都要有其想要傳遞的價值觀和獨特審美;鑒定證書方面,每件作品都有國際國內權威第三方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如:IGI、NGTC等,同時支持免費復檢。由于這些方面因操作復雜程度及很高的成本疊加,這些往往都是其他品牌避之不及或選擇避而不談的點。
DEINO設計作品
DEINO的品牌定位和設計理念完美契合了年輕人心中對珠寶的訴求:生而不同,渴望專屬群體的專屬認同,不迎合大眾目光,擁有自己的審美和獨特追求。DEINO副總經理Olin劉洋洋說,“異形鉆不應該成為明星等特殊群體的專屬,它應該屬于更多熱愛珠寶熱愛生活的年輕人。鉆石歸根結底是用來佩戴的,款式不應因成本而局限,價格也不應該高到離譜。真正的藝術品是有內容的,向內看內心,向外看世界,是一種更私人的表達形式,珠寶藝術更是如此。DEINO專注于異形鉆作品的設計研發,表達的是中國鉆石界的稀缺藝術。”
鉆石不止于圓形,所以DE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