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為期四天的上海第二批次集中供地收官,共出讓涉宅用地34宗(含2宗城中村改造項目用地),全部成交,其中12宗底價成交,13宗達到中止價進入“一次報價”階段,共收獲土地出讓金780億元。
????“由于本次上海供地地塊質量有所提升,故平均成交樓面價為33224元/平方米,較今年首批次的19707元/平方米增長近68.6%,平均溢價率為4.49%,較今年首批次的3.32%有所提升。”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負責人張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拿地企業方面,依舊以央企、國企為主,部分地塊由地方國資底價摘得,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華發股份深耕上海意圖明顯,本次收獲頗豐。
????張凱還介紹說,在此輪集中供地出讓中,民企布局上海的熱情并未減退,積極參拍多宗地塊,本次參拍的民企多以中小型房企為主,同時多為今年首次在上海參拍。從結果來看,上海房地產市場復蘇勢頭強勁,在與首批次間隔時間較短、企業資金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聯合拿地的情況明顯增多。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8日,19城已發布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公告,16城已完成土地出讓。
????對此,億翰智庫認為,在土地供應方面,各城市依然相對謹慎保守。為了避免土地的大面積流拍,目前各城市在土地推出之前往往會和市場相關主體做提前一輪的溝通,在土地出讓結果有一定的確定性后,才會將土地推入市,因此土地的供應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當前市場的需求。
????從具體城市來看,由于不同城市房地產市場熱度有差異,因此各地的推地節奏也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三類:一是對市場有一定信心、供地節奏較為平穩的城市,如深圳、上海、成都、廈門等,市場熱度尚可,供應量無明顯減少;二是供應持續縮量、市場有待回暖、政策可能進一步打開的城市,如青島、武漢、重慶、長沙、廣州、天津、濟南等;三是首輪集中供地縮量,但第二輪供地放量的城市,這類城市目前并不多,只有南京比較明顯,南京首輪集中供地只成交了191.5億元,但第二輪集中供地成交金額達726.4億元,供應放量較為明顯,并且也沒有出現大面積流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二輪集中供地出讓情況來看,分化比較明顯,一線城市及強二線城市表現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