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發布了基礎設施、能源、市政建設、教育信息化等多個領域的“十四五”時期規劃,描繪出未來五年城市建設方方面面的圖景。
????基礎設施:全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1600公里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近期發布,提出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安排5方面20項任務。北京的目標是到2025年,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主干構架基本形成。
????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到1600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300公里,初步構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
????具體項目中,北京將在城市副中心加快推進平谷線、6號線南延、M101線等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加強對外公共交通聯系,打造五個平原新城與中心城區“半小時軌道交通圈”。
????在生態建設方面,“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森林覆蓋率達45%,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全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7平方米。
????能源發展:汽柴油消費總量力爭較峰值下降20%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4月1日發布,設置了81項能源發展重點任務,提出了總投資1866億元的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清單。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進非應急情況下基本不使用煤炭的計劃,天然氣消費量要控制在200億立方米左右,汽柴油消費總量力爭較峰值下降20%。
????北京將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萬千瓦左右,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4500萬平方米。
????充電樁和加氫站設施建設方面,市城市管理委一級巡視員蔣志輝此前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累計建成充電樁、加氫站分別為25.6萬個和10座;到2025年,力爭達到70萬個和74座,平原地區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要小于3公里。
????市政建設:生活垃圾焚燒和生化處理能力達到3.1萬噸/日以上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本月發布,從六方面部署重點工作任務,明確到2025年,城市管理領域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適應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國際大都市特點的城市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在強化市政公用服務新供給方面,規劃要求開展路燈問題專項治理,完成316條道路路燈補建;逐步推廣智能化供熱,完成1.2億平方米以上既有建筑智能化供熱改造等。
????北京還將樹立城市運行綠色低碳的典范。具體措施包括,積極引進綠電,外調綠電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鼓勵可再生能源系統與傳統供熱方式多能耦合,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占比達到10%以上;完成一批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焚燒和生化處理能力達到3.1萬噸/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5%以上,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