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除中國外海外最大的電解鋁供應國,2021年,俄羅斯電解鋁產量達到376萬噸,占據全球電解鋁產量的5%。為匹配如此大體量的電解鋁產量,俄鋁擁有氧化鋁產能約950萬噸/年,2021年俄鋁氧化鋁權益產量830萬噸,占全球氧化鋁產量的6.3%。
從俄鋁氧化鋁廠的分布來看,其中約66%在俄羅斯境外,分布在愛爾蘭、牙買加、烏克蘭、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其中俄羅斯境內的氧化鋁建成產能達300萬噸,牙買加的Ewarton建成產能67.5萬噸,愛爾蘭的Aughinish建成產能200萬噸,烏克蘭的Nikolaev建成產能177萬噸,幾內亞的Friguia建成產能67.5萬噸,以及澳洲150萬噸左右的氧化鋁產能。從各產品產量來看,俄鋁鋁土礦自給率在70%左右,氧化鋁自給率已超過100%。
圖1. 俄鋁旗下主流氧化鋁廠的分布
俄烏局勢突變引發的擔憂主要是俄羅斯境內氧化鋁的補給問題,依據俄羅斯境內電解鋁的建成產能計算,依舊需要補充進口約400萬噸左右的氧化鋁,但當前位于烏克蘭的Nikolaev氧化鋁廠,上周俄鋁已經做出了暫時關閉的計劃,該廠建成產能177萬噸,這部分的短缺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俄鋁為保證高利潤的電解鋁的穩定運行,或將尋求周邊氧化鋁大國的支持,而中國無論從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是龐大的建成產能而言,或成為俄鋁最佳的氧化鋁供應國。
整體而言,因為俄烏戰爭,海外氧化鋁的供應從緊平衡開始趨向于短缺格局,助推了海外氧化鋁價格月內上漲22%,若俄烏沖突得到緩解,生產和運輸得到恢復,則市場將逐漸回歸理性,但若沖突升級或對于俄鋁的制裁層層加碼,導致海外氧化鋁和中國氧化鋁的價差不斷擴大,中國或將從氧化鋁進口大國轉變為出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