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開市已逾兩周,在此期間,機構加速布局北交所個股,積極調研的同時,研報覆蓋數量持續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據北交所官網信息不完全統計,9月份至11月份,3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原精選層公司)被機構投資者調研47次;而在6月份至8月份,僅有11家公司被調研11次。其中,同惠電子、創遠儀器、錦好醫療接待的機構投資者均超過30家。
????此前,調研北交所上市公司(原精選層公司)的機構主要為中小券商,而在北交所宣布設立后,迎來大批機構投資者,除了頭部券商涌入,不少公募、私募、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也紛紛加入調研“大軍”。
????在機構投資者中,券商調研最為積極。9月份至11月份,券商最青睞錦好醫療,共有23家對其調研;基金公司最青睞同惠電子,共有16家對其調研。
????其中,自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以來,機構調研熱情更是大幅提升,有22家公司被機構投資者調研27次。截至11月30日,短短15天內,同惠電子、旭杰科技、星辰科技、晶賽科技、浩淼科技等5家公司均發布了2次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公告。其中,11月29日,同惠電子迎來30家機構調研,涉及券商、公募、私募、信托等知名機構;而就在11月16日,同惠電子接待17家機構調研,出現如德邦基金、上投摩根等眾多知名機構身影。
????記者發現,機構投資者對北交所上市公司關注的問題頗多,其中,與研發相關的問題被頻頻提及,主要包括研發人員團隊規模、后續研發規劃、研發投入等。
????對于機構積極調研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交所主打上升空間廣闊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蘊藏巨大投資機會,但也不能忽視暗藏的風險。這需要機構進行認真調研,從中挑選出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除了在調研方面積極布局外,券商在研究端也在不斷滲透,給予深度“支持”。
????自9月份以來,已有11家券商發布研報首次覆蓋4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其中有9家被2家以上券商同時首次關注,國泰君安首次覆蓋多達24家公司。
????其中,連城數控同時被中信建投、開源證券、國泰君安、東北證券4家券商首次覆蓋,國泰君安、東北證券分別給予其166.32元/股(增持評級)、137.18元/股(買入評級)的目標價;貝特瑞、晶賽科技不僅均獲得3家券商的首次覆蓋,并且券商全部給予“買入”評級。據記者觀察,券商首次覆蓋的上市公司主要聚焦在電力設備、國防軍工、計算機、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
????不少券商在首次覆蓋時,也直接給出預測目標價,雖然券商對股價的預測還有待驗證,但部分券商分析師的研究能力已經得到肯定。目前,據同花順iFinD顯示,蓋世食品、大地電器、廣道高新、吉林碳谷、吉岡精密的最新收盤價均已超越國泰君安給出的目標價。
????從券商出具的北交所投資策略來看,中國銀河策略分析師蔡芳媛認為,建議從以下主線布局投資機會:一是政策支持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關注細分賽道龍頭優質公司;二是關注長周期戰略下的高景氣度賽道,如雙碳賽道、半導體、高端制造等,關注其上下游產業鏈相關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