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話題再度“卷土而來”。據美國券商Wedbush最新透露的消息,蘋果正加速推進AppleCar項目,并將目標瞄準了全自動駕駛技術。同時,AppleCar或將于2025年發布,并將于明年正式宣布其電動汽車戰略合作關系。這意味著,第一臺AppleCar很可能是具備L5級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汽車。
????蘋果造車消息帶動了A股汽車芯片股集體走強。截至11月22日收盤,揚杰科技漲停,銀河微電漲近17%,晶方科技漲10%漲停。此外,英唐智控、全志科技、博通集成等跟漲。
????有汽車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蘋果進入電動汽車領域,必然會與特斯拉以及正在遠離化石燃料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展開激烈競爭。“于蘋果而言,汽車業務有望成為公司實現營收和市值翻番的最清晰路徑。此外,憑借創新引擎和垂直整合實現差異化的能力,蘋果對特斯拉等車企來說,將構成最嚴峻的挑戰。”
????蘋果造車話題不斷
????預計2025年落地L5自動駕駛
????事實上,蘋果最早于2014年宣布造車計劃“泰坦”(ProjectTitan),但進展并不順利,2018年曾裁員幾百人,轉而投向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研發。
????最新消息顯示,蘋果預計在2025年推出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并稱半導體平臺的突破是蘋果此次造車計劃的關鍵。據了解,目前蘋果已經完成了搭載在第一代汽車上的芯片處理器的大部分核心工作,在開發汽車的全自動駕駛系統方面達到了關鍵階段。
????有接近蘋果公司方面人士對記者表示,蘋果的汽車芯片是公司內部開發的最先進組件,主要由神經網絡處理器組成,可以處理自動駕駛所需的人工智能。該芯片是由蘋果內部的硅工程團隊設計的,蘋果內部設定的目標是在4年內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據記者觀察,隨著自動駕駛熱度的發酵升溫,越來越多的新舊汽車品牌也將自動駕駛能力視為提升產品競爭力的要素之一。這一點在近日開幕的2021年廣州國際車展上得到了最好證明,極狐αS、威馬M7、智幾L7等多款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首次亮相。
????而為了使蘋果公司能夠成為AI時代最成功的智能硬件制造商,蘋果CEO庫克早已在Iiot、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等業務線進行布局。其巨資打造的AI能力,已落地為兩個核心產品,Siri和自動駕駛系統。庫克曾坦言:“蘋果專注于自動駕駛系統,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也可能是蘋果進行的最困難的人工智能項目之一。”
????在外界看來,縱觀蘋果的基因和商業模式,似乎決定了這家公司一定會進入到智能電動車制造領域。記者注意到,蘋果位于美國加州的電動汽車實驗室已經開始運營,且該公司最近還拜訪了SK創新、LG化學等韓國供應商,并陸續向全球范圍內的多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發送了報價請求,試圖找到合適的上游供貨方。以上動作,意味著蘋果極有可能已將戰略方向轉至自行研發并制造一輛完整的電動車,而非只負責整個造車流程的一小部分。
????復制“三板斧”
????蘋果與特斯拉必有一戰
????在電子產品的發展形態上,蘋果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遐想,從按鍵到觸摸的轉變,是一種新的使用習慣,也產生了新的消費方式。而從汽車領域來說,這樣顛覆了原有造車模式、改變人們認知的無疑是特斯拉。蘋果的資金豐富、研發能力強,在踏入汽車行業后,很有可能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成為特斯拉的直接競爭對手。
????眾所周知,蘋果深耕消費電子產業高聳的競爭壁壘依賴于“三板斧”。首先,盈利能力獨樹一幟。盡管iPhone售價高出榜單上其他型號手機數倍,但市場對于iPhone的反饋一直很積極,中高端市場的口碑和實際表現頗為穩定,真正常年做到了單品銷量第一。另一端的平板市場,蘋果也長期保持絕對優勢地位。
????其次,蘋果構建的iOS、macOS等操作系統,黏性極強;最后,蘋果的芯片設計能力突出,移動端壓高通,桌面端壓英特爾。從AppleA4芯片開始,走上芯片設計道路的蘋果已迅速將自研芯片覆蓋到全部iPhone和iPad產品線。
????“蘋果持續高投入的技術研發得到了良好的正向反饋。”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對此評價稱,蘋果每一代A系列都相較同時期其他手機芯片具備明顯的性能優勢,進而讓每代新機持續綜合體驗領先,售價更貴的同時卻被更多人青睞。
????如今,上述蘋果手機領域的優勢將在造車項目中被復制和放大。據《證券日報》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到2020年,蘋果已經獲得了超過100項汽車專利技術,涵蓋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充電等多方面。其中,蘋果智能駕駛系統專利占比從2016年的22%上升至2019年的41%;車輛硬件創新設計專利占比由2016年的11%增長到2019年的37%。從這些專利情況來看,雖然蘋果還沒有正式拿出自己的車型,但是已經在整車制造、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
????在操作系統和芯片研發制造方面,特斯拉因為成本選擇自研芯片,暫時沒有辦法達到L4級別的部署能力。而對蘋果來說,一方面并沒有放棄激光雷達,同時還在芯片領域耕耘多年,擁有豐富的資源。蘋果可以用手機巨大的出貨量攤薄汽車芯片高昂的研發成本。
????“蘋果這樣的企業下場造車,更能發揮智能化的優勢,包括融資、對網聯化注入新的活力等。”至于蘋果造車對于傳統行業的沖擊,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認為,蘋果的弱項恰恰是制造,在這個方面可以和傳統車企整合互補。
????對此,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教授曾成樺認為,在造車方面,蘋果與特斯拉的差距明顯很大。特斯拉已經有長達18年的布局,在電池工廠、車輛制造、4S門店、充電網絡、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積累都要強于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