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鋁市場話題熱議度不斷,多次占據熱搜榜,限電限產、能耗雙控等因素引發的自身供應以及原料供應擔憂持續發酵,截至目前滬鋁價格Z高至24765元/噸,創近十五年新高。氧化鋁作為電解鋁生產關鍵原料,價格已持續五個多月呈現上漲態勢。截至10月中旬,北方氧化鋁主流成交價已漲至4100-4200元/噸,較年初上漲77%;南方主流成交價至3850-4000元/噸,較年初上漲70%。
近期氧化鋁市場生產情況
據安泰科統計,截至2021年9月底,中國氧化鋁產能達到9015萬噸/年,今年新增產能主要為廣西龍州新翔生態鋁業有限公司100萬噸/年,該項目于2021年5月份投料試生產。產量方面,分地區來看,山東、山西、河南、廣西、貴州、重慶、云南、內蒙古八地區三季度氧化鋁產量分別為656.4萬噸、498.8萬噸、248.3萬噸、274.9萬噸、126.3萬噸、38.8萬噸、36.1萬噸、12.7萬噸。其中山東產量占總產量的34.6%,產量環比減少4.3%;山西產量占總產量的26.3%,產量環比增長1.3%;河南產量全國占比13.1%,產量環比減少4.1%;廣西產量全國占比14.5%,環比減少2.8%;貴州產量全國占比6.6%,環比持穩;云南產量全國占比2.1%,環比減少2.7%。山東產量環比減少主要受魏橋沾化廠停產檢修影響;廣西地區部分工廠則因限電限產要求,季度產量環比呈現回落。值得關注的是,廣西已河南成為氧化鋁產量排位第三的地區。
分月度情況來看,7月20-21日,河南省普降暴雨,其中中鋁礦業、中美鋁業兩家氧化鋁廠生產因洪災出現停產減產,影響產能約170萬噸。八月因限電壓產的企業包括東方希望三門峽鋁業、廣西信發鋁電、文山鋁業,壓產產能共計130萬噸。九月限電壓產情況主要集中在廣西、貴州地區,壓產企業主要包括廣西信發、華銀、華昇、田東錦盛化工、遵義氧化鋁廠、務正道氧化鋁廠,除此之外,山西華慶鋁業、國電投山西鋁業、河南礦業也有不同程度壓產,以上企業壓產產能共計170萬噸。截至九月底,前期壓產產能恢復生產的企業包括中鋁礦業、孝義泰興、華慶鋁業、東方希望三門峽、香江萬基、山西新材料、華興鋁業、云鋁,其中香江萬基、山西新材料壓產產能部分復產,以上復產產能共計360萬噸。截至9月底,前期減產產能暫未恢復的企業包括:信發化工、魏橋,未恢復產能共計300萬噸。
價格走勢影響因素分析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現大范圍強降水。其中,太原、陽泉、臨汾、長治、呂梁、晉中大部分地區都創下了10月上旬累計降雨量紀錄。據統計,此次汛情全省各地共轉移人員54947人,停產煤礦60座、非煤礦山372座、危化企業14家,停工在建工程1035個。山西省是氧化鋁生產第二大省,同時也是礦石、動力煤、煉焦煤的主產地之一。此次強降雨對山西省氧化鋁生產供應及原材料供應帶來不同程度影響。
根據前線消息,洪水影響煤礦廠生產共計50多家,影響主要體現為山體滲水,井下積水量增多,冒頂風險較大,企業因此暫定生產,停產時間一周。陽泉當地煤炭價格已從年初的6分/卡漲至0.22-0.24元/卡,漲幅達到283%。
降雨對山西省礦石供應帶來的影響更為嚴峻。具體表現為,其一,露天礦積水嚴重,礦石開采不出;其二,運輸主干道部分塌方,現有礦石運輸困難;其三,能運輸的礦石因公路繞行,運輸時間及運費均因此增加。據了解,山西省部分氧化鋁企業礦石庫存已降至不足半月,受洪災減產的企業包括孝義信發化工及交口肥美鋁業。
突如其來的洪災對山西省氧化鋁原料供應及生產帶來不小影響。此外,10月份是各省出臺采暖季和冬奧會相關政策的關鍵時期,因疊加冬奧會因素,今年的限產措施較往年或更為嚴厲。
9月1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重點區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征求意見稿)》,今年的方案整體較去年沒有過大調整,中心思想仍然是要求各城市完成PM2.5平均濃度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控制目標,增加了北方地區20個城市,山東、山西、河南三省的氧化鋁、電解鋁企業基本都被覆蓋,方案中未明確對有色行業進行限產,后續各省市將根據部委的文件出臺各自區域的治理方案。10月18日,山西省工信廳出臺“關于開展2021-2022年秋冬季錯峰生產的通知”,其中明確錯峰生產時間為2021年11月1日-2022年3月31日;錯峰生產范圍包含氧化鋁、電解鋁企業;具體限產根據企業當年環保績效評級實施差異化管控;錯峰生產方式以停止生產線或主要生產工序為主,對可中斷工序行業企業采取輪開輪停方式實施,對不可中斷的生產線或生產工序,采取整個秋冬季調整生產負荷方式實施。預計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治理期間,相關地區企業生產將持續受到影響。
當前氧化鋁生產原料燒堿、煤炭價格維持高位運行,后市成本易漲難跌。在成本支撐,供應收緊的總體態勢下,氧化鋁價格仍存在上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