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芯片短缺一直困擾著汽車業,且顯現加劇趨勢。分析機構認為,汽車產業芯片短缺或將持續較長時間。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3萬輛和186.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5.5%和11.9%,環比分別下降4.1%和7.5%。今年前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47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2%和19.3%,增幅比前6個月繼續回落7個和6.3個百分點。
中汽協表示,芯片短缺是汽車產銷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了解,今年以來,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豐田、大眾、福特等眾多車企的國外工廠多次減產甚至停產。分析機構認為,芯片短缺或導致全球汽車產業損失1100億美元,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或將下降500萬輛左右。
芯片短缺也給國內汽車企業造成影響。日前,長城汽車透露,由于芯片供應問題,ESP和四驅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短缺,已完成提升的工廠產能無法釋放。部分車型訂單等待周期受到不同因素影響,交付等待周期預估在4到5個月左右。
據介紹,國內主要用于發動機、燈光等各種車身控制系統的車用“微控制單元”缺貨尤為嚴重。隨著芯片缺貨,芯片價格近期連續上漲。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快速發展,芯片需求量不斷增長。研究機構顯示,當前每輛車的平均芯片含量為350美元,純電動車含量可達770美元,高檔電動車可超過1500美元,是目前基本類型汽車的5到6倍。
從2020年底開始,全球汽車芯片供需出現失衡。由于汽車芯片供應缺口、恢復周期等信息不清晰,市場上出現了分銷商囤積居奇、漫天要價的情況。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出臺措施,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根據價格監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并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業內專家表示,國家出手打壓哄抬價格和囤貨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芯片供應緊張,并穩定價格。現階段全球汽車供需缺口較大,芯片供給不足導致國內部分車企減產,部分車企近幾個月批發端銷量驟減,尤其合資品牌經銷商訂單需求和現有庫存不匹配,導致零售端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