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兩大主要工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從總量和結構兩個維度影響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從而影響微觀主體的行為與預期、金融市場運行以及宏觀經濟走勢。兩大政策若相互協同,會產生互補效應;若各行其是,則會產生擠出效應和對沖效應。
從整體來看,財政貨幣政策協同的關鍵在于提高互補效應,實現“1+1>2”,最大程度達到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也就是說,財政貨幣政策的協同性直接決定了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當前,不確定性成為時代的基本特征,降低公共風險水平、提高宏觀經濟運行環境的確定性,是衡量宏觀政策有效性的一個基本指向。
財政貨幣政策協同有兩個層次:一是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協同,二是淺層次的政策工具協同。深層次協同包括:財政金融部門權責利關系;央行獨立性、貨幣政策獨立性與財政資金運行;國家金庫體制和現金余額管理;貨幣投放機制中財政與央行關系以及國債的地位與作用;國債收益率曲線與金融市場定價基準;貨幣總量、貨幣狀態(比如持有者結構)與財政收支關系;鑄幣稅、國家信用收益以及央行財務的公開透明;金融穩定、宏觀審慎監管與財政的兜底責任,等等。淺層次的協同主要是指在現有體制機制下,財政貨幣政策不同工具之間的協同配合,包括財政貨幣政策工具的松緊配合、貸款貼息和融資擔保、對金融機構的稅收激勵等。
在財政貨幣政策深層次協同下,兩項政策融合度高、操作程序透明、信號釋放清晰、政策合力效果容易把控,有助于引導預期,為宏觀經濟注入確定性,進而降低公共風險水平。另外,深層次協同也決定了淺層次協同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效性,深層次協同程度越高,淺層次政策工具協同的實施效果往往就越好。
在財政貨幣政策深層次協同性不夠的情況下,淺層次的政策工具協同的整體效果就難以有效發揮。首先,財政貨幣政策分割程度越高,政策相互之間的擠出效應越大,宏觀經濟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也越大。其次,財政貨幣相互獨立,意味著政策信號源增多,如果協同節奏把握不準,很容易擾亂市場主體預期,從而影響宏觀經濟政策效果。再次,如果缺乏深層次協同,淺層次政策工具協同方式的復雜度不斷提高,不僅會增加政策協同成本,也將降低政策透明度,使宏觀政策與市場之間的作用機制出現障礙。
隨著經濟貨幣化和經濟金融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為更好發揮宏觀經濟調控的功能作用,我們需要著力推進財政貨幣政策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