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匠心》
匠人之心,寄乎于手,對極致的追求就好比是一場修行。于大國工匠而言,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以萬千錘而鑄一器,就是最偉大的使命與擔當。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大國工匠,他在39歲時便榮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拒絕外企月薪90萬,一心為國爭光,他就是洪家光。
初露頭角
1979年,洪家光出生于沈陽郊區的一戶貧苦家庭,他的父親因常年臥病在床而不能掙錢養家,孝順的洪家光因不愿母親一人承擔所有重擔,所以他經常幫助母親做家務,并通過撿垃圾維持家用,逐漸養成了獨立的性格。
因為家庭貧困,沒有資金供應他讀完高中課程,所以洪家光在初中畢業后選擇了去技校學習一門技術。洪家光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他努力學習一技之長,就一定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改善家庭的條件。
洪家光學習認真、善于鉆研,深得老師們的信賴,他每次去技校上學都要乘坐半天的火車,但他在火車上也不會虛度光陰,而是選擇看書學習。
洪家光把零碎的時間全部用來自學技術課程,三年的技校生活使他除了完成課業任務外,還自學了四門專業技術課程。
1999年,年僅20歲的洪家光憑借著專業第一的優異成績進入到了中航工業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當時的工廠又破又舊,條件和設備都很差勁,但洪家光卻沒有絲毫抱怨,他很快便適應了工廠生活,他的工作就是研制并生產發動機的一個重要零件,洪家光把粗糙的工作做的精益求精,得到了領導們的高度賞識。
洪家光癡迷于零件制造,并決心要造出更加精密的零部件,他幾十年如一日,專注于職業心無旁騖,每天重復著同樣的操作,同時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改進完善零部件,如何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慢慢的總結出了四字秘訣,即"看、問、練、悟"。
第一步"看"就是觀察老師傅做工技術,誰的技術更加精湛,洪家光就拜他為師,學習先進的技藝,有些老師傅不肯把經驗外傳,但后來也會被洪家光的毅力所折服,最終把技術毫無保留地傳給了洪家光。
第二步"問"是指不懂就要問,他經常奔波于各大車間虛心請教問題,并經常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建議與師傅們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能力。
第三步"練"是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只有理論知識而不動手去做,就會形成眼高手低的現象。熟能生巧,通過精益求精的練習就能生產出更加優質、標準的產品。
最后一步是"悟",在前三步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改進產品、提升效率,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洪家光就是通過這四個步驟逐漸變為了一個優秀的成熟的技術工人,在崗2年時間,就寫下了10萬字的學習心得,其精神令人敬佩。
臨危受命
2002年,工廠發布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緊急任務:修磨金剛石滾輪。這個任務對工人技術和產品質量要求都很高,它的成敗關乎某型號戰機的發動機葉片是否能正常使用,產品雖小卻是一個難以生產的核心部件,全世界掌握這種技術的人也不超過20個,但工廠唯一一個掌握該技術的老前輩卻生病住院了。
工廠員工都知道這項任務的艱巨,沒有人敢"毛遂自薦",正在領導苦悶不已時,年僅23歲的洪家光站了出來,說他愿意一試,洪家光雖然年輕,但經驗豐富,工作細致謹慎,于是領導決定給他一次機會。
洪家光臨危受命,立即來到醫院向老前輩劉師傅請教細節問題,得知該滾輪的精度要達到0.003毫米以內時,洪家光并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迎難而上。
在醫院"取完經"之后,他立刻回到工廠開展相關工作。當他信心滿滿的完成任務送往檢驗時,卻得到了一個檢驗不合格的結果。
藝要精,貴在專。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結果,洪家光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愈戰愈勇,他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于是他再次集中精神、凝神深耕、潛心鉆研,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一直都站在機床旁邊認真工作,經過十幾天的攻堅研究,他再次把成品送到檢驗處,這次終于合格了,洪家光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苦盡甘來
洪家光并不滿足自己的成果,他在原來滾輪修磨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完善,經過5年多的努力,1500多次嘗試,他成功把滾輪修磨的精度再次提高了5倍,成為了世界上掌握該技術的少數尖端人才。
洪家光的滾輪修磨技術是建立在進口的金剛石滾輪基礎上的,但隨著國產飛機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國外開始限制我國金剛石滾輪的進口數量,為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洪家光親自帶領研究團隊日夜攻堅,致力于打造國產金剛石滾輪。
經過洪家光團隊數年的鉆研,終于造出了國產的金剛石滾輪,并且還擁有了一整套自己的加工技術和設備,洪家光團隊通過技術革新為企業增效上億元,在39歲的時候,他已成為公司第一工匠,還榮獲了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
1年前,一家歐洲企業開出月薪90萬的天價邀請洪家光赴歐工作,卻被他果斷的拒絕了。他說是祖國培養了他,即使外企給他再多的財富,也沒有國家富強更重要,他只想留在中國為國家爭光。如今的洪家光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匠心就是追求完美與極致的勁頭;匠心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匠心就是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態度。正是因為我國有著千千萬萬像洪家光一樣獨具匠心的大國工匠,我國才能屹立于世界東方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