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規模最大的兩家造船企業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和日本造船聯合(Japan Marine United)成立的合資公司——日本造船(Nihon Shipyard)正式成立。據悉,新成立的日本造船業務包括油輪、貨船和運輸船的設計、建造和銷售等,此外,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聯合還將共同開發新的船舶生產技術和配送設施。
根據雙方此前協議,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聯合分別持有日本造船51%和49%的股份。而去年12月,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聯合宣布,將在今年1月落實合作計劃,日本造船聯合將增資約350億日元,今治造船也將收購日本造船聯合的30%股權,成為主要股東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1日,日本造船(Nihon Shipyard,NSY)便迎來了來自ONE的6艘24000 TEU集裝箱船的訂單,預計日本造船也將成為超大集裝箱船(ULC)領域的主要競爭者。據了解,今治造船已在丸龜市(Marugame)設立專門建造的超大集裝箱船的造船廠,而日本造船聯合可為其貢獻自己的節能技術的解決方案。
早在2019年11月,就合作的基本事項達成協議,雙方希望通過此次資本業務合作實現部件和制造方法的共通化、增加大型訂單數量,同時降低每家船廠的成本。然而,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海外反壟斷審查的時間延長,兩家造船企業的“合體”遭遇了延期。
談及此次兩大造船企業的“合體”,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聯合的高管們均表示,該合作關系將推進新一代環境友好型船舶的研發,并有助于幫助日本造船業重獲國際競爭力。
今治造船首席執行官Yukito Higaki表示:“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發展日本海運業,并愿為日本造船業重獲國際競爭力付出任何代價。”
想要復蘇日本造船業的,不僅僅只日本造船企業,還有日本政府。據日本公共廣播公司NHK報道,日本政府正在制定一項支持國內造船企業的法案,其中包括為新造船提供長期貸款、為造船企業提供稅收優惠,以及為促進造船技術研發提供補貼。
日本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現在在全球商用船舶建造市場份額上落后于中國和韓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日本造船業帶來沉重打擊。對于日本政府花大力氣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本國造船業,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在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只能采取行動支持本國造船業。否則,造船業可能會在日本消失。”
在此之前,日本造船企業間已開始多輪重組收購,但規模較小,而且日本國內造船企業間的合作,也僅限于聯盟形式,幾乎不會涉及到“合體”。
然而,由于此次疫情期間交通受阻、供應鏈中斷、人員供應不足,以及工廠無法正常運營,日本造船企業面臨巨大壓力。同時,由于油價暴跌,各船東紛紛推遲相關業務的最終投資決定,并大幅削減2020年相關業務的預算,這對于日本造船業來說,業無異于雪上加霜。
或許日本造船業也已意識到,造船企業之間僅限于業務和技術范疇的合作模式,不再“放之四海而皆準”,也不足以扭轉其整體發展態勢。日本造船企業似乎只有通過抱團取暖,才能更加有效應對來自不斷變革的造船業的挑戰,尤其是在高端船型市場上展開訂單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