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強基礎 示范應用惠民生——“十三五”電子信息制造業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底座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令人欣慰的是,通過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北斗芯片28nm工藝芯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芯片即將量產,我國已經構建起集芯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北斗完整產業鏈。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
北斗產業鏈的成功實踐,是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成就的一個窗口。 “十三五”期間,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2016年達9.8萬億元,2019年達11.4萬億元,4年累計增長16.3%。電子信息制造業占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基本穩定為11%。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政策引導促進發展
“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立足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大政策供給,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持續深化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信息產業發展指南》《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及超高清、智慧健康養老、新型顯示、智能硬件、智能光伏等領域20余份政策文件。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咨詢委員會,開展重大戰略研究咨詢。推動組建了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綠色計算產業聯盟、汽車電子產業聯盟,聯合相關地方政府召開全國產業大會,搭建產業鏈交流、展示、合作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還根據行業發展重點,研究制定了支持新型顯示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推動“膜晶顯”“分期納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實施,多措并舉支持顯示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配套能力提升。持續組織實施《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共發布八批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加強進入規范公告名單企業的動態調整,引導產業規范發展。統籌利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資源,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推動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建設,支持有實力的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做實做強示范性微電子學院。
良好的政策環境促進了行業的良性發展。“十三五”期間,電子信息行業運行穩中向好趨勢基本成型。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從2016年到2019年,4年累計增長16.3%;電子信息制造業占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基本穩定為11%,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速2016年-2019年分別為10%、13.8%、13.1%、9.3%,增加值增速趨于平穩;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長勢頭,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個百分點左右,高于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個百分點左右。
技術創新夯實基礎
京東方是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的龍頭企業,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們研制的專業醫療顯示產品應用于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醫療監護儀、呼吸機等重要生命體征監測儀器,推出的超高清醫療顯示產品,能夠清晰呈現更高的血管及器官影像對比度,全視角無色差,助力醫生實施更加精準的會診及手術,結合京東方遠程會診平臺,異地醫生及專家可以進行遠程會診等遠程醫療服務,為打贏戰疫注入了科技力量。
“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大力推進產業創新發展,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批復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未來通信高端器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實施“芯火”創新行動計劃,支持“芯火”雙創基地建設;支持5G中高頻器件、光通信等領域核心元器件,以及窄帶物聯網(NB-IoT)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產業化;構建超高清視頻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支持超高清融合應用;開展先進計算、汽車電子智能化等行業研究。
“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著力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印發實施了《電子信息領域“十三五”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方案》;立足產業發展需求,持續推動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完成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組建、調整、換屆等工作,完善標準組織架構;大力推進鋰離子電池、太陽能光伏、半導體照明、智慧家庭、超高清視頻綜合標準化工作,開展智能制造、新型顯示、智能硬件、虛擬/增強現實等重點領域的標準化工作,著力支撐產業發展;加強對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影響力,提升我國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水平;針對重點領域支持團體標準化工作,指導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制定發布HDR團體標準。
我國抓住全球新型顯示產業高速發展重大機遇,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實現了從“少屏”到“強屏”的轉變。我國顯示面板建設投資近8000億元,新增產能1.2億平方米/年,總產能較“十三五”初增長149%。液晶顯示面板TFT-LCD領域,建設全球首條11代TFT-LCD面板生產線。AMOLED領域,柔性屏實現量產,今年上半年AMOLED面板出貨同比增長56%。Micro-LED、印刷顯示、激光顯示等新興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技術儲備不斷增強。
工業和信息化部大力組織開發高集成度低功耗北斗移動通信一體化芯片并推動其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國內新進網手機中支持北斗的市場銷量達到4.62億部;支持北斗高精度快速定位芯片模塊開發,指導建設網絡輔助北斗位置服務平臺并實現商用,推動北斗在信息通信、車聯網等領域應用;在相關省市建設了一批北斗產業園,產業聚集效應明顯。
示范應用普惠民生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東里社區的刁阿姨,每次出門都戴著一個智能腕表。它可以隨時監測她的血壓、血氧、心率等基本健康數據,設有一鍵呼救、親情撥號等簡易操作功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監測數據與老人親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云同步”。這塊智能腕表是2016年朝陽區八里莊街道“健康家e養老計劃”試點時發放的,刁阿姨成了八里莊街道智慧養老計劃的第一批受益者。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近2.5億人,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人。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已經連續4年開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申報以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工作。今年7月,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工作已經開啟。
“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大力支持智能健康管理設備產業創新及應用推廣,推動智能可穿戴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組織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工作,累計遴選出117家試點示范企業、225家試點示范街道(鄉鎮)、52家試點示范基地;組織開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的編制工作,遴選行業內優秀的產品及服務向各地推廣;組織開展“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與相關省市簽訂部省市合作框架協議,相關成果在杭州G20峰會和云棲大會、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和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進行了展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從國家戰略層面對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聯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定《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完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解決重大事項,明確主要任務和推進措施,推動重大項目實施和產業鏈構建。建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部省合作機制,指導11個省市制定出臺差異化的地方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在相關政策帶動下,指導支持超高清視頻(北京)制作技術協同中心主導設計和集成建造全球首臺“5G+8K”轉播車,開展2019年男籃世界杯、新華社70周年國慶24小時慢直播、新華社“5G+8K+衛星”兩會直播等8K轉/直播試驗驗證。
下一步,面對日趨復雜的環境,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國家戰略和商業運作相結合、立足當前和兼顧長遠相結合、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相結合,做好資源集聚、需求牽引、市場主導等方面工作;以企業為主體,以應用為導向,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協調力量集中突破關鍵環節,推動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提升產業能力,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為人才發展搭建優良的創業平臺,深化國際與地區產業合作,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更高水平開放,進一步發揮電子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