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Counterpoint報告顯示,盡管出貨量下滑,但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平均售價(ASP)仍增長了10%。
根據該報告,亞太地區、中國、歐洲、中東和非洲,北美等地區貢獻了10%的總體增長率,拉丁美洲是唯一一個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的地區,下降幅度為5%。
從報告來看,中國市場的手機漲幅最高,達到了13%,銷售均價為310美元(約合人民幣2114元)。北美地區雖然漲幅只有7%,但銷售均價來到了471美元(約合人民幣3213元)。
高端市場的穩定表現是手機售價整體上漲的原因之一。報告稱,盡管新冠對整個市場產生了影響,但高端細分市場并未大幅下滑。與整體市場下滑23%的同時,高端機銷售同比僅下降 了8%。
此外,Counterpoint還指出,5G出貨量助力了平均售價的增長。截至第二季度,5G設備的整體出貨量占總數的10%,占收入的 20%。
上述報告提到,中國是5G手機的最大貢獻者。72%的出貨量來自中國,其中大部分來自華為。其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平均售價同比增長約13%,位居榜首。
據了解,今年9月份之前,華為及旗下榮耀品牌發布了多款5G手機,售價區間覆蓋了2000以內至萬元。有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芯片、射頻器件差異,5G手機普遍要比同樣配置的4G手機高出500元左右。
從營收份額來看,蘋果銷量占比為20%、但收入份額高舉第一,為34%;華為收入份額排第二,為20%,三星、vivo、OPPO分列3~5名。
今年8月份,行業分析機構IDC發布的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國5G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4300萬部;其中,華為海思是最大的5G處理器供應商,占比達 54.8%。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8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樣顯示,國內5G手機銷售占據份額較高,達60.1%。
另一行業分析機構Canalys曾發布報告稱,預計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78億臺。其中,大中華地區占比將達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