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珠電冶公司一分廠棕剛玉產量日生產36.04噸的好成績,創歷年來歷史新高,且月產量和2019年9月份相比較超出76.26噸,標志著冶煉升級改造結果取得圓滿性成功。
2020年,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不便,面對原材市場質地下滑的常態,在全力抓好穩定的基礎上,加大冶煉工藝開發力度,工藝升級改造,明珠電冶公司未雨綢繆主動迎合并適應市場需求。
針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電冶公司領導班子通過調研,決定打破固有冶煉模式,在不改變已有脫殼爐設備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冶煉工藝升級改造,以此提高經濟效益。
早在今年7月份成立科技攻關小組,科技攻關小組堅持自我加壓,在確保安全、質量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上足人手,開足馬力認真總結以往的冶煉經驗,剖析氧化鋁粉和礬土的區別點、相似點,在每天需要消耗爐料四十七八噸左右、市場原材緊缺不穩定的情況下,選擇同等熔點質地相同的原材代替,用一半礬土一半質地不達標的白剛玉粉末進行冶煉。
棕剛玉冶煉的主要原料是鋁礬土,其熔點隨著AL2O3含量提高而增加,一般在1700—1900℃之間,而產品的熔點為2050℃以上,因此電爐熔液的溫度必須保持在2050℃以上。
白剛玉冶煉的主要原料是氧化鋁粉,是鋁氧粉熔化再結晶的過程,AL2O3含量在98%以上,熔點為2000℃,最高使用溫度為1900℃,是冶煉白剛玉等磨料的主要原料。
鑒于兩者熔點接近,兩種原材的冶煉原理、冶煉方法相同,鋁礬土和氧化鋁粉的結構形態相近,攻關小組在做好各項數據整理匯總的同時,掌握不同的配電方式,和冶煉師傅們探討合理調整冶煉配比,經過近2個月時間,并以以往冶煉實際操作經驗加上理論以及借鑒與本行業冶煉參數數據進行無數次的的反復試驗、討論、總結,最終確定了最佳冶煉工藝改造方案。
方案確定后,攻關小組成員與一線生產人員通力配合,嚴格按照生產工藝流程,生產出的棕剛玉成品經質檢部檢驗,各項化學指標完全符合棕剛玉指標要求,圓滿完成了脫殼爐冶煉工藝升級試驗。此次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棕剛玉冶煉實現了原材使用的多樣化,降低了生產成本,進一步構建了低消耗的節能型冶煉模式。
試驗完成后,攻關小組對試驗中所有數據參數進行了詳細記錄,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冶煉工藝及操作規程,為今后冶煉生產提供了可靠依據。
下一步,電冶公司還將在傾倒爐進行冶煉工藝升級試驗,以適應新常態下原材料市場的劇烈變化,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長效可持續發展。
電冶通訊員:常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