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業收入
2020年上半年機械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簡稱“戰新產業”)相關行業(共117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71061.49億元,同比下降 3.85%,降幅比機械工業總體小1.09個百分點。其中,電影機械制造、鉛蓄電池制造、核子及核輻射測量儀器制造和地質勘探和地震專用儀器制造等81個行業收入同比下降,收入下降的行業數1-5月繼續減少13個。另有30.77%行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11.11%的行業增速在10%以上;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風能原動設備制造、農林牧漁專用儀器儀表制造和畜牧機械制造等行業營業收入仍保持較高速增長。
圖1 戰新產業大類營業收入情況及同比增速分布(%、億元)
依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2018),機械工業涉及戰新領域8大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數字創意產業。2020年上半年這8個大類營業收入均表現為負增長,降幅繼續收窄至0%-7%區間;節能環保產業體量最大,涉及的46個機械工業小行業營業收入共40209.43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1%;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下降最多,降幅為6.87%。
二、利潤總額
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2020年上半年戰新相關行業利潤總額降幅繼續收窄至4.63%,累計4066.68億元,其中非汽車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91%。117個行業中,43.59%的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其中31.62%的行業增速在10%以上;新能源車整車制造、電影機械制造和工業機器人制造等66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較1-5月繼續減少6個。
圖2 戰新產業與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增速
從戰新產業分類的角度來看,8個產業利潤3增5降。
節能環保 相關機械工業行業利潤總額2446.43億元,同比下降1.63%,其中60.87%的小行業利潤總額增速高于機械工業總體。
新能源汽車 相關機械工業行業利潤總額1716.16億元,同比下降12.64%,54.55%的行業增速高于機械工業總體,其中36.36%的行業利潤同比增長。
高端裝備制造 相關機械工業行業上半年利潤總額為1381.85億元,增速加快至5.54%,相關小行業中利潤增速高于機械工業總體有62.3%。
新能源產業 相關機械工業行業利潤總額1183.12億元,由1-5月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增長3.61%,相關小行業中利潤增速高于機械工業總體有64.71%。
新一代信息技術 涉及相關機械工業小行業利潤總額378.18億元,同比下降17.69%,其中40%的行業增速高于機械工業總體。
新材料產業 涉及7個機械工業國民經濟小行業,上半年利潤總額271.78億元,同比下降16.73%,其中28.57%的行業增速高于機械工業總體。
生物產業 中有9個機械工業國民經濟小行業,利潤總額161.37億元,同比增長3.67%。
數字創意產業 涉及2個機械工業行業,一季度實現扭虧,上半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8.36 億元,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仍表現為下降 8.09%。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行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增強
2020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在機械工業中的占比為74.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在機械工業總體中占73.6%,同比提高了1.89個百分點,對機械行業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圖3 戰新產業營業收入在機械工業總體中占比情況
圖4 戰新產業利潤總額在機械工業總體中占比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實現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 0.9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了高技術領域投入持續加大,催生了很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這些新模式有效化解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堵點、難點,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這些新產業形成了更多增長極,這些增長極將為下一階段經濟增長提供更多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