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認真總結近五年來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對于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為“十四五”規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鋼鐵產業是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門類之一,鋼鐵產業具有系統性強、產業鏈長的特點,每個環節都不是簡單單一的環節。”7月24日,在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鋼鐵行業和鋼鐵企業發展最大的風險是戰略風險,因此戰略規劃是鋼鐵企業競爭的起跑線和制高點,如何全面系統做好“十四五”規劃面臨著重大挑戰。
河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毅仁則表示,在危機之時對企業最大的考驗不是經濟環境的預測準與不準,而是動態應對變化的能力夠不夠,因此必須堅持持續靈活面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能力。
史上最嚴“寒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既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判斷,也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選擇。從國際上看,當今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是生產力層面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成為影響大國興衰的主要力量;二是全球化深度挑戰重塑全球分工格局和治理體系;三是國際政治不穩定性上升,成為一個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從國內看,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從數量追趕轉向質量追趕,要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升級,要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要從高碳發展轉向綠色發展。
事實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鋼鐵行業面臨史上最嚴的“寒冬”。李毅仁認為,我國鋼鐵工業已經習慣了過去40年經濟持續增長甚至是持續高增長的生存環境,然而極度變化的外部環境特別是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出現負增長,對鋼鐵企業生產經營以及固有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帶來了重大沖擊。
近幾年,我國鋼鐵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本解決了影響行業運行的產能過剩問題,提升了抗風險能力,但鋼鐵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如何邁上新臺階是全行業需要關注的新難題。“要渡過這場危機必須調整好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積極心、自信心,保持企業發展持續競爭力,將企業發展真正提升到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李毅仁強調。
世界鋼鐵協會主席、河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勇認為,在全球飽受疫情影響、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的背景下,未來實現鋼鐵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1996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全球占比持續增加,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粗鋼產量已經超過了世界產量的50%。與此同時,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鋼鐵行業具備了全球最活躍的創新要素和發展方式,商業模式正在實現全面升級,裝備水平已經邁向全球最高端,整體產品結構正向中高端邁進。“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鋼鐵行業制造中心、消費中心、研發中心和投資中心,已經成為世界鋼鐵最具發展活力的國家。”于勇表示。
后疫情時代迎變
2020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外經濟帶來災難性沖擊,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李毅仁分析,我國鋼鐵工業剛剛經歷了疫情突發期、高峰期和緩和期,又將進入后疫情時代,傳統鋼鐵企業要做好與變化共處的長期思想準備,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這個新常態的主要關鍵詞就是變化:一是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在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在變,三是驅動增長要素在變。”
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胡文瑞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鋼鐵行業一方面抓抗疫,一方面抓復工復產,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有力支撐了疫情期間國民經濟發展和民生保證。“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就在于競爭力,這既需企業增強活力,更新提速,加強管理,也需要強大的產業技術能力,保障強有力的產業鏈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5年我國鋼鐵行業總體形勢如何?
對此,李新創表示,應從以下9個方面作出判斷:一是防范鋼鐵產能過剩壓力是長期存在的挑戰。二是企業效益長期虧損給行業帶來極大挑戰。三是鋼鐵產業集中度提高迫在眉睫。四是鋼鐵低碳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五是鋼鐵行業特別是鋼鐵企業仍然面臨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提高職工待遇的挑戰。六是新工藝新技術以及與時俱進智能化手段的普及給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會。七是鋼鐵產業鏈安全仍然面臨嚴峻挑戰。八是鋼鐵產業布局合理化是大趨勢。九是企業規范發展合規發展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個趨勢。
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特別強調,低碳發展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自身需求,氣候變化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我國西部冰川正在退縮,威脅長江、黃河水資源供給。南方地區暴雨天數增多,北方省份旱災發生范圍不斷擴大。“鋼鐵行業作為工業的重要領域,是能源消費大戶,同時也是CO排放大戶。我國粗鋼產量巨大,造成了鋼鐵行業CO排放總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份額仍然較高。由于我國鋼鐵行業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且流程結構上高爐-轉爐長流程占主導,導致噸鋼CO排放處于較高水平。”
如何實現低碳減排,我國鋼鐵工業仍然面臨巨大壓力,必須走鋼鐵工業“脫碳化”發展道路,而發展全廢鋼電爐流程或是鋼鐵工業實現“脫碳化”的重要途徑。
“基于全廢鋼電爐流程本身節能減排優勢,可以說有策略地推進并提高全廢鋼電爐流程比例,是當前最為實際的鋼鐵工業脫碳化發展途徑,其優化和推廣也將是我國鋼鐵工業推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殷瑞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