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份工業和消費數據不出所料地繼4月之后再次雙雙出現下降,二季度經濟減速的輪廓也隨之得以清晰,但經濟學家們并不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信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當前國民...
5月份工業和消費數據不出所料地繼4月之后再次雙雙出現下降,二季度經濟減速的輪廓也隨之得以清晰,但經濟學家們并不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信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當前國民經濟仍然在一個平穩較快增長的區間運行。經濟增速適當放緩,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對于我國調整結構等都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工業和消費數據雙降
關乎經濟運行的兩大重要指標——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在5月均出現連續兩個月的回落。
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當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9%,同比增速較4月再下滑0.2個百分點。
美銀美林分析報告認為,工業增加值4、5月份連續回落主要是受電力短缺和鋼鐵廠減少庫存的影響。此外,5月份出口同比增幅從4月份的29.9%回落至19.4%也對工業增加值上漲起到了抑制作用。
報告并稱,基于4月和5月的工業增加值數據,二季度GDP增幅可能在9.3~9.4%,相比一季度的9.7%有所下滑。
企業正在進行的去庫存化過程,以及繼續下降的企業利潤增速
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9.7%,比一季度的32%下降3.3個百分點所反映的總需求的萎縮和成本壓力,應該是工業數據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分析。
與去年全年同比18.4%的增速相比,今年的消費數據一直略顯疲軟。2月出現下滑后,3月回升,4月回落,5月又再次回落。
實體經濟所受沖擊有限
工信部與社科院近日聯合發布報告稱,2011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3.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的17.6%,也低于1~4月份的14.2%。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稱,進入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面臨較多不利因素影響,電力供應短缺使工業生產受到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干旱在加劇通脹預期的同時,也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他進一步表示,房地產市場調控及車市不景氣使得消費承壓,歐洲債務危機風云再起,使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可能出現不利變化。這些都顯示二季度國內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減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不否認經濟的減速,但他樂觀地認為,經濟增速適當放緩,對于我們國家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控制物價過快上漲,都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
“經濟增長‘硬著陸’的風險不大。”彭文生判斷,對于控通脹的目標而言,貨幣緊縮效果已經在貨幣條件和經濟增長方面開始發揮作用,政策面接下來將維持現有的緊縮態勢。
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雖比4月繼續小幅回落,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但是環比增長率有1個百分點的回升。
“不考慮基數問題,從實物量來看,主要產品產量還是處于比較高的水平,”盛來運稱,5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是12.1%,貨運量增長是14%。另外鋼材、鋁材、水泥等產品生產產量都處在高位,工業實體經濟仍然保持著比較好的平穩增長狀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