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口退稅將調”的傳聞終于得到證實。財政部22日發布公告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2日聯合發布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自2010年7月15日起,中國將取消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等6大...
“出口退稅將調”的傳聞終于得到證實。財政部22日發布公告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2日聯合發布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自2010年7月15日起,中國將取消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等6大類商品的出口退稅。此舉是上月初國務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以來,政府出臺的又一“鐵腕”調控舉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是中國在經濟危機中啟動上調出口退稅政策后第一次的反向調整,凸顯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意圖。但因為目前的外貿環境不穩,出口政策變化也意味著企業后期將面臨考驗。
“兩高一資”產品成主要調整對象
根據兩部門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涉及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淀粉、農藥、醫藥、化工產品、塑料及制品、橡膠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等共計406個稅則號。
“從兩部門列出的取消出口退稅商品清單中可以看出,此次調控主要針對部分高污染、高耗能產品。”工信部一權威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兩部門列出的清單,此次調控力度空前,很多商品如氯硝丙烷、雙氯酚等原先享受的出口退稅率均在13%或17%的水平。“從前期頻繁上調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到此次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如此大力度政策調控更加凸顯決策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意圖。”上述人士表示,由于金融危機,2008年至今國家已數次調整相關產品的出口政策和稅率,目的是穩定市場,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經濟已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企業也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因此,一些原有的限制性措施將逐步恢復,這對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具有積極意義。
記者了解到,財政部去年曾對部分產品關稅進行調整,即2009年7月1日起,取消小麥、大米、大豆等糧食產品以及硫酸、鋼絲等工業品的出口暫定關稅,降低微細目滑石粉,中小型型鋼,部分氟化工品,部分鎢、鉬、銦等有色金屬及其中間品等產品的出口暫定關稅。同時,為了穩定農業生產,取消黃磷、磷礦石、合成氨、磷酸、氯化銨、重過磷酸鈣、二元復合肥等產品的特別出口關稅等。
鋼材退稅調整“首當其沖”,鋼鐵企業擔心困難加大
而在限制出口的各類產品中,被稱為“兩高一資”代表的鋼材來說,退稅調整自然“首當其沖”。
從公布的名單細則中可以看到,包括冷熱軋板材、型鋼、角鋼、合金鋼等共計45個品種在取消出口退稅之列。
“從調整的目錄中可以看到,這些鋼材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產品,一些高附加值的鋼材并不在此列,這表明,我國鋼鐵產業政策調整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從鋼材加工出口轉向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經濟危機期間至今我國板材出口仍享受9%-13%的出口退稅,在長材中,合金鋼和不銹鋼長材享受9%的退稅,鐵道用材和大型型鋼也實行9%的退稅。
對于在青島做鋼材貿易的老王來說,聽到鋼材退稅調整的消息并不感到吃驚。因為早在一個月前,市場已經開始盛傳此消息。老王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已經在上個月突擊出口了一批鋼材。實際上,受季節因素和國際市場預期影響,目前出口的訂單已經開始減少,大約20%—30%。下一步公司的主要業務也要轉向國內了。
“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老王坦言,不僅如此,之前出口可以轉移一部分鋼材供應,但是目前這部分需求也要全部轉向國內市場,勢必會抑制國內鋼材價格,這對于剛剛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的國內鋼企來說,很可能導致供應和需求之間失去平衡。
國內一家大型有色企業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坦言,因為目前的外貿環境不穩,出口形勢對中國企業來說不利,企業很可能因為劇烈的政策調整陷入困境。
徐向春告訴記者,從目前的形勢分析看來,出口退稅政策變化將減少國內產品出口,從而導致國內外市場供應發生變化,一方面將有可能拉動國際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在供應增加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價格可能會降低。
“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如何在控制產能和把握國內市場需求節奏,將可能是中國企業需要考慮的最大問題。”徐向春說。
信息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