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17日電2003年非典之后的初夏,浙江省召開了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場全省工業大會,全面部署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時隔17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浙江省高規格召開了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目標直指“全力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一個大國要想強大,必須靠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首先要抓好制造業。”浙江省委書記車俊16日在這場大會上表示,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是深化落實制造強國戰略論述和決策部署的浙江擔當,是順應大變局、把握大變革、應對大事件的戰略選擇,是開啟高水平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重大舉措。
他表示,浙江是制造業大省,中國要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浙江責無旁貸。“如何在與發達國家的同臺競技中,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反超?如何占據產業鏈的優勢位置,成為主導力量?需要大家深入思考,并且付出巨大努力,我們都不應該是旁觀者,應該是參與者。”
據了解,2019年,浙江制造業企業有近55萬家,其中民營企業占94%;中國的民企制造業企業500強中,浙江有94家,居全國第一;制造業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二;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的制造業集群,浙江占70多個;浙江的產業數字化和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二,創造了浙江一半以上的稅收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就業。
“制造業是重要的稅收貢獻者、就業崗位提供者、美好生活支撐者。”車俊說,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關鍵要把握好“全球先進”這個關鍵詞。
他也認為,對照“全球先進”這一關鍵詞,浙江還存在許多短板和差距,如傳統成本優勢不再、大平臺大項目支撐不足、產業層次總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的安全和韌性不夠等新的“成長的煩惱”。
就在16日,《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對外公布,該意見對于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做了總體部署。
根據該意見設置的目標,2020年,浙江制造業在疫情影響下全面恢復并確保實現全年目標,制造業增加值占該省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34%以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顯著特征。
到2025年,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三分之一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均提高5個百分點……到2035年,高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創新高地,持續領跑制造形態變革,基本建成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根據該意見,浙江接下來將從增強企業活力、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等多個方面著手,全力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業基地。
“(浙江)必須謀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篇,匯聚起更加磅礴的時代力量,形成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滾滾錢江大潮。”車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