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午,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審計署聯合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做好當前財政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資金供給,切實落實落細各項財稅支持政策,專項再貸款要快速精準落實到位。
會議指出,一是要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資金供給,確保人民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二是要切實落實落細各項財稅支持政策,強化責任擔當,吃透政策、積極對接、主動服務,讓政策發揮更大作用、更好效果。三是切實兜牢地方“三保”底線,落實好“縣級為主、省級兜底”的原則,不得出現“三保”無法保障的情況。四是要同舟共濟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五是要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的準備,積極幫助企業克服生產經營困難。
會議強調,2月7日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企業資金支持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涉及部門多,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加強配合、協同作戰,共同推動政策盡快落地見效。要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幫助企業了解內容、知曉流程,用足用好政策。要迅速落實政策舉措,與時間賽跑,全力支持相關企業盡快復工復產。要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增強主動服務意識,開辟綠色通道,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業務辦理高效化、便利化水平。要加大資金監管力度,確保優惠資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及早惠及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的人群、企業和地區,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財政部部長劉昆強調,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研究出臺了一批財稅支持政策,涵蓋患者救治、醫護人員激勵、政府采購、物資保障等方面。這些政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效果正在逐步顯現,為科學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央財政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繼續出臺和完善有關財稅支持政策。
劉昆表示,截至2月8日下午6時,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718.5億元,實際支出315.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共安排172.9億元。財政部門要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需要,繼續做好經費保障工作,確保人民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專項再貸款要快速精準落實到位。一是明確專項再貸款發放對象包括9家主要全國性銀行和10個重點省市地方法人銀行。二是專項再貸款資金投向實行重點企業名單制管理,確保資金精準投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三是嚴格專項再貸款資金用途,確保資金用于重點企業救災、救急的生產經營活動。四是專項再貸款實行優惠利率,銀行運用專項再貸款發放的貸款利率也要實行優惠利率。五是專項再貸款發放采取“先貸后借”的報銷制,保證資金投向更為精準。六是要求人民銀行分支行加強監督管理。
劉國強強調,用好專項再貸款,還需要有關部門、各地政府和金融機構密切配合。一是人民銀行各分支行要積極主動與當地省級政府財政、發改、工信等部門、地方法人銀行、全國性銀行省級分支行溝通對接,充分共享信息,精準、快速發放專項再貸款,確保資金第一時間用于重點企業防控疫情需要的生產經營活動。二是建議10個重點省市政府盡快將地方性重點企業名單報發改委和工信部備案。三是金融機構要快速審核,快速發放貸款,拿到企業名單之后,原則上1天、最長2天要將貸款發放到位。四是各方面要防范利益博弈和道德風險。金融機構要做好貸后管理,配合審計部門做好專項再貸款的專項跟蹤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