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4時,地處太行山區的后寨車站氣溫降至零下6℃,寒風拍打在臉上讓人蜷縮的更緊了。
太焦線全長434公里,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之一,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輛運煤列車通過,年運煤量將近一億噸。大量的煤炭及貨物運輸加大了鋼軌肥邊、掉塊、頂面波磨、側磨、魚鱗紋等病害的發生率,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工務機械段維修四車間的職工們就是消除這些病害,保證煤運暢通,為冬天需要溫暖的人們送去溫暖。
10名職工在車間負責人的帶領下井然有序登上我國最新型GMC-96X型鋼軌打磨列車開始準備作業。起車、自檢、環車檢查、班前點名會他們井然有序地進行著。6時30分隨著一聲清脆的長鳴劃破夜空,太焦線的最后一個施工點開始了。
“作業人員和作業裝置已到位,打磨電機已啟動,作業模式輸入正確,開始打磨作業。”隨著班長徐文浩在對講機里下達指令,新型打磨列車的智能打磨系統準確的將作業人員設定好的打磨模式傳送到每個打磨砂輪,打磨砂輪自動調節到合適的打磨角度。隨著高速運轉的打磨砂輪緩緩地接觸鋼軌表面,一時間火花像飛龍一般向周圍翱翔。“打磨效果確實不錯,與標準軌面基本吻合。” 打磨過后中國物軌道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利用鋼軌廓形檢測儀對鋼軌表面進行驗收,經過4遍的打磨作業,鋼軌表面煥然一新,銀光閃閃的軌面讓人眼前一亮。
施工結束回到駐地已是中午,簡單的吃過午飯之后,他們還要對打磨列車進行保養工作。“我們每天要對打磨過后產生的鐵屑、灰塵進行一次清理,同時要更換廢舊砂輪,對走行、電器、傳動等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做好車輛的轉場工作。”該車間負責人徐翔介紹道。施工中易產生鐵屑粉塵,如果不及時清理,容易造成設備安全隱患,所以檢查保養尤為重要。他們換上防塵服,口帶防毒面具,手拿吹灰槍清理鐵屑粉塵,黑色的鐵屑彌漫整個空氣并向他們撲面而來,他們不約而同的閉上眼睛扭頭,卻依然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繼續清理著,清理一次下來白凈的臉龐已變成了黑黝黝的臉,“干的就是這么份工作,既然做就要做好,不然也對不起自己的這份辛苦。”保養人員胡映雪說道。經過近4個小時的檢查保養,他們更換打磨砂輪20塊,對96個打磨單元進行清理,發現設備故障2處并及時處置,確保了行車安全。
忙碌完已是18時,夜幕降臨,他們陸續回到宿營車上洗漱,“開飯嘍,開飯嘍!”后勤人員挨個房間敲門通知大家吃飯。蒸酥肉、燉排骨、炒青菜,讓大家贊不絕口,不一會餐車已經坐滿,聊聊家長里短、談談一天收獲,他們已然忘卻了一天的疲憊。
窗外寒風蕭瑟,陣陣的寒風拍打著窗戶發出“呼呼”響聲,車內陣陣的歡聲笑語讓整個宿營車變得溫暖起來,他們的堅守讓鋼軌煥然一新,他們的付出讓煤運通道更加安全暢通,這群可愛的人讓這個冬天變得不再寒冷。
截至目前,他們優質完成太焦線線路鋼軌打磨124.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