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官方網站日前發布的消息,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55.7%。
事實上,2019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31.7%,電池片上半年出口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出口量,組件出口量同比增長超100%,電池與組件實現出口額和出口量的“雙增長"。
對于增長的原因,行業人士認為,主要由于我國光伏制造規模穩步提升,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各主要制造環節產量增長明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不斷提高。
電池片發展的核心就是提高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從而極大的降低度電成本。2019年上半年的高效電池技術中,代表未來趨勢的除了PERC技術之外,還有高效HJT異質結電池、TOPCON、半片等高效率晶體硅電池、N型雙面技術等技術。
2019年上半年光伏電池產能向高效電池傾斜,因兼顧低成本和高效率兩大特點,PERC工藝逐步取代傳統常規電池,在新增產能中,PERC工藝電池逐漸成為主流和首選。光伏電池片工藝設備占總投資規模的60%左右,因此,工藝進化將會帶來電池設備的廣泛需求。
據CPIA統計:
2019年上半年我國電池片產量約51GW,同比增長30.8%;
P-PERC電池產業化效率超過22%,普遍達到22.1%-22.3%;
專業化電池片廠商開始崛起,如通威、展宇、陽光中科、蘇民等;
SE+技術在PERC生產中普遍應用;
以TOPCON為代表的N型電池產業化進展順利;
2019年上半年產量前十企業均超2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