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
一、概述
得益于3C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機器制造業在本輪經濟復蘇中的不俗表現,2017年,我國工具市場的面貌煥然一新,工具行業連續四個季度保持了產銷兩旺的良好發展勢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率達到20%以上,出口也創下近年來新高,是歷史上少有的好年景。進入2018年,延續2017年的高速增長態勢,工具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隨著3C行業原有需求減弱和汽車行業逐步下行,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工具行業(主要是刀具小行業)的增速趨緩;到2019年前4個月,工具行業表現為高位盤整,穩中有降,下行壓力大,出現負增長。
工具行業內刀具量具產品表現有所不同。2018年,刀具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逐步走低,上半年為兩位數,下半年為個位數,出口增長率在2018年一季度達到41%峰值后快速走低。2018年,中國刀具市場消費總規模和國內刀具生產規模均超過2011年的最高點,創歷史新高。出口刀具在2017年歷史高點的基礎上,2018年再創新高;進口品牌刀具2017、2018年連續兩年創新高。2019年一季度刀具產品銷售收入出現負增長,出口大幅下降。
2017年,量具小行業總體情況不如刀具小行業,銷售收入穩定保持10-20%增長率,出口呈現一定起伏,尚不穩定。進入2018年,量具明顯好于刀具,銷售收入逐步攀升,四季度同比增長達到20%;2019年一季度,增長率繼續攀升至22%。量具出口2018年保持同比兩位數的快速增長;2019年一季度,增長率繼續升至29.2%。
目前來看,量具繼續保持增長,刀具出現負增長,硬質合金刀具降幅大于高速鋼刀具降幅。前面兩年刀具的旺盛需求已經帶來新一輪的產能過剩,需要引起行業的警覺。
刀具:2017年:快速增長(增速穩定在20%),出口增長基本同步;
2018年:持續增長,前高后低(15-8%),出口增長率逐步走低(41-5.4%);
2019年一季度:出現負增長(-4.5%),出口大幅下降(-15.2%)。
量具:2017年:持速增長(20-10%),出口起伏不定(-7.8- +5.9%);
2018年:快速增長,逐步走高(7-20%),出口快速增長(16.1-19.6%);
2019年一季度:繼續保持增長(22%),出口增長率創新高(29.2%)。
以下根據工具分會月報、季報和年報統計數據,對工具行業2018年至2019年4月經濟運行情況做簡要介紹,并參考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會數據,同時結合上游相關兄弟協會、工具聚集生產區域數據以及國外刀具品牌的信息,對我國刀具市場消費規模、進出口做估算分析。
二、2018年會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年度統計匯總
注:相關數據中,括號內為2017年數據,由于年報參加統計的企業不完全相同,比例僅供參考,下同。
根據工具分會統計年報顯示,91家會員企業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602720.42(1681157.5)萬元,同比增長-4.7%。其中,工具類產品產值1313302.63(1159825.5)萬元,增加13.2%;工業銷售產值1542820.32(1656775.0)萬元,增長-6.9%,其中工具類產品銷售產值1257762.87(1122385.3)萬元,增長12.1%;產品銷售收入1490510.75(1591446.3)萬元,增長-6.3%;工業增加值595689.44(651088.2)萬元,增長-8.5%。實現利稅210521.45(219936.5)萬元,增長-4.3%;實現利潤總額128634.61(142095.0)萬元,增長-9.5%(其中82家企業贏利,8家虧損企業中有3家企業的虧損額同比減少)。91家企業職工平均人數36297,減少3056人;全員勞動生產率(按工業增加值計算)164115(165448)元/人,增長-0.8%。
1.會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見表1)
表1 2018年工具分會會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萬元)
2.會員企業分類產品生產情況
2018年,工具分會參加年度統計的會員企業共生產各類刀具117055.63(107861.0)萬件,比2017年增長8.5 %;生產各類量具3365.75(3258.7)萬件,比2017年增長3.3%;生產各類量儀58429(60558)臺(套),比2017年減少3.5%。分類產品生產情況見表2。
表2 2018年工具分會會員企業分類產品生產情況
3.會員企業分類產品出口情況(見表3)
2018年,工具分會參加年度統計的會員企業共出口各類刀具57946.9(52178.7)萬件,比上年增長11.1%;出口各類量具1333.06(928.28)萬件,比上年增長43.6%;出口各類量儀2240(3315)臺(套),減少32.4 %。分類產品出口情況見表3。
表3 2018年工具分會會員企業分類產品出口情況
三、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會員企業刀具量具銷售及出口季度統計情況
1.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刀具銷售收入季度統計情況
注:季度報表的對比數據中剔除了不可比的企業數據,屬于可比的,下同。
2018年,工具分會參加季度統計的72家刀具生產企業共生產銷售各類刀具114277.67萬件,按可比口徑比2017年增長4%;銷售收入1095940.64萬元,按可比口徑比2017年增長8.4%。
根據分會季度報表統計,2018年刀具小行業銷售收入各季度同比增幅分別為:一季度15.8%、二季度15.2%、三季度9.8%、四季度8.4%,表現為增長逐步放緩。2019年一季度銷售收入呈負增長,為-4.5%。
2.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刀具出口季度統計情況
2018年,工具分會參加季度統計的42家出口刀具會員企業共出口各類刀具56463.52萬件,按可比口徑比2017年增長7.3%;價值量(銷售收入)44041.22萬美元,按可比口徑比2017年增長5.4%。
根據分會季度報表統計,2018年刀具出口價值量(銷售收入)各季度同比增幅分別為:一季度41%、二季度14.6%、三季度8%、四季度5.4%(根據調查進行了調整),刀具出口增長明顯表現為前高后低的趨勢。2019年一季度刀具出口呈現負增長,為-15.2%。
3.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量具銷售收入季度統計情況
2018年,工具分會參加季度統計的19家量具生產企業共銷售各類量具2757.87萬件,增長21.6%,價值量11.5億元,增長20.2%。2019年一季度,量具銷售856.37萬件,同比增長40.4%,價值量3.2億元,增長22.2%。根據分會季度報表統計,2018量具小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一季度15.4%、二季度7.2%、三季度12.9%、四季度20.2%。2019年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
4.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量具出口季度統計情況
根據分會季度報表統計,量具出口形勢從2017年呈現一定起伏,2018年參加統計的量具出口企業共出口量具1312萬件,增長41.8%,價值量5030萬美元,同比增長16.1%(約合3.4億元人民幣,平均單價26元;據海關數據初步查詢,2018年量具出口9.8億元人民幣,平均單價23元)。2019年一季度,量具出口304萬件,同比增長55.1%,價值量為1349萬美元,同比增長29.2%。
四、2019年1-5月月報情況
工具分會參加月報的會員40家左右,2019年1-5月,銷售收入增長率分別為0.3%、-3.1%、0.5%、-3.3%、-3.4%;總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9%、0.7%、0.6%、-9.9%、-14.4%。
五、2018年全國刀具市場及刀具進出口測算
1.2018年中國刀具市場消費總規模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的統計、調查及分析,對我國刀具市場消費總規模、進出口進行了測算。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從2017年的388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421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國產刀具約273億元人民幣,與2017年相比增幅為9.6%,占比65%;進口刀具(境外品牌)1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占比35%。2018年的刀具消費額超過2011年400億的高點,創歷史最高記錄。國產刀具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高于進口刀具。
國內生產(內銷+出口):2017年,249+96=345億,同比增長22.6%; 2018年,273+101=374億,同比增長8.4%。
2.2018年進口刀具(境外品牌)規模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的調查及分析測算,我國刀具進口(含在中國生產并銷售的境外品牌)總規模從2017年的139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1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連續兩年創新高。
3.2018年全國刀具出口規模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的統計、調查及分析測算,我國刀具出口從2017年的96億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101億元,同比增長5.2%,連續兩年創新高。
六、結束語
延續2017年高速增長的態勢,工具行業在2018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廣大工具企業結構調整的實際成果在市場競爭中得到檢驗,國產工具在市場上的份額保持穩定。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國內工具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急需的現代高效刀具和精密量具量儀供應服務能力仍然嚴重不足,同質化標準工量具產能過剩的現象也沒有徹底扭轉。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進口刀具規模占比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制造業急需的中高端刀具。因此,行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高端產品仍任重道遠。
隨著3C行業原有市場需求趨緩和汽車行業的逐步下行,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工具行業(主要是刀具產品)增速放緩,下行壓力越來越大。目前來看,量具產品產銷繼續增長,刀具產品銷售出現負增長,其中硬質合金刀具比高速鋼刀具下降多。
前兩年刀具的旺盛需求帶來了新一輪的產能過剩,特別是整體硬質合金刀具表現比較突出。目前,以五軸數控工具磨床為代表的設備已出現較嚴重的開工不足現象,需要引起行業的警覺。根據海關數據及分會的調查,2017年和2018年,每年進口數控刃磨機床(海關商品編碼:84603100)近1500臺,其中平均單價在100萬元以上的每年進口約1000臺左右。這幾年,國產數控磨床的技術有了長足進步,在工具行業擁有量也有較大提升。
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不足。僅靠大量引入先進的裝備,沒有差異化,一哄而上,勢必形成產能過剩,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這幾年,隨著我國制造業的技術進步,技術改造的步伐加快,工具行業的生產制造能力、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有了很大進步。工具產業的轉型升級正在面臨突破,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加強溝通和交流合作,加快推進工具產品的轉型升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從全球性范圍來看,制造業強國也都是刀具強國,如瑞典、德國、美國、以色列、日本、韓國等。中國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必須要有強大的刀具產業作為支撐,也就需要刀具行業從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努力。
我國加快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步伐是工具行業最大的機遇,機不可失,不進則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其基本特征就是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工具行業面臨新的挑戰,轉型升級的任務更加緊迫。要適應我國現代制造業對提高加工效率的追求,工具行業還需要在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服務水平方面下更大的功夫。面對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形勢變化,工具行業作為機床工具行業中的重點出口小行業,最重要的是要扎扎實實練好內功,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好,把工具產品做好,特別是繼續加大轉型升級力度,才有底氣應對各種市場變化。在中高端工具產品的研發制造和用戶服務方面下更大功夫,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從而推動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工具行業的更大貢獻。
(來源:工具分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