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球半導體市場受周期性影響,增長率呈現下滑趨勢,各大存儲廠商陸續調低2019年資本支出。但是,大多數企業仍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著手研發更高端的工藝。中國半導體產業整體表現或多或少會受到波及,面對市場變局,企業如何尋求新的增長點,實現逆勢增長?在一年一度SIMECON China即將召開之際,《中國電子報》特邀請業界高層,探討2019年半導體產業發展熱點。
半導體市場走低 預估下半年反彈
《中國電子報》:年初,市調機構紛紛調降2019年半導體市場增長率,您認為,造成轉冷的因素有哪些?
晏斌:設備業的走勢與客戶的機臺使用率息息相關。從去年的第三、四季度開始,客戶機臺使用率就呈現出下滑的趨勢,包括2019年第一季度。整體形勢一般,估計今年第二季度也會持續。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有多種:第一,比特幣行業不景氣,隨之虛擬貨幣的相關生意逐漸走下坡路;第二,經濟貿易的不確定性對其影響很大,很多客戶在終端消費上產生了一些猶豫,建立庫存的信心度不足。
這種情況在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會有所改善。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整體的消費行情向好。國內很多客戶,依舊積極地在國內建設產業鏈,在建設的過程中,自然也就帶動了國內市場需求。除此之外,中國設計公司在增長,Fab建立了很多,今年下半年陸陸續續選擇開工,這將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把路鋪好。未來,這些廠商走將會走向生產,不會缺少產能。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對于國內電源類、功率類芯片的發展,我們還是十分看好。
沈恩年:2019年上半年的市場走勢可能出現下滑,造成市場轉冷的現象,這是多個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很多廠商庫存過高,且難以將庫存量降低,這對整條供應鏈造成了一些影響。產業鏈需求趨緩,市場自然而然轉冷。另一方面,國際大環境并不穩定,競爭太過激烈,導致很多大客戶紛紛轉單,嚴重影響了半導體市場的發展。雖然這些因素導致半導體市場轉冷,但是轉冷的走勢不會維持太久,預估在今年下半年,市場走低的情況可能得到改善,緩解市場轉冷現象。
陳慶敏:半導體市場轉冷現象是由于前兩年半導體市場發展迅猛,導致市場供過于求,造成了庫存激增,沖擊了市場的供需。許多市場調查與投資機構都看淡2019年半導體產業的表現,許多半導體廠商也下調2019年的資本支出,所以預估2019年上半年整體市場處于下行。
在消費市場方面,這幾年智能手機發展迅速,普及率很高,除偏遠貧困地區外,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將近飽和。同樣,手機相關的配套液晶屏、存儲器、處理器、攝像頭等相關產業,也受到下行影響。在工業方面,應用需求也在減少,虛擬貨幣價格大跌,使得自2018年11月以來,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下滑,以芯片生產的兩個月生產周期計算,后段封測的稼動率,近期也將逐漸跟著出現明顯松動的情況。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影響,使得整體半導體產業需求不振,讓當前的半導體市場持續處于消化庫存階段。此外,行業龍頭產能調整也是因素之一。日前,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就放出當前產能利用率下滑的消息,也使得后段封測業稼動率有所松動。業界預估,2019年第一季度大多數廠商營收恐將季減10%—15%,比預期更平淡。
綜合以上的因素,我認為,2019年全球半導體景氣將走向低成長,也有預估將走向負成長的可能。
王敕:2018年下半年,整個半導體市場呈現出一種“斷崖式”衰退,這種情況延續至今。2019年的走勢,目前來看,還非常不明朗。主要的原因有很多,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因素。競爭太過于激烈使得大家對未來缺乏信心,不敢輕易投入,因為半導體產業的投資一般都比較大,風險很高,所以目前很多企業普遍采取了一種比較謹慎觀望的態度。
《中國電子報》:與2018年相比,請您預測2019年半導體設備業整體業績將會如何表現?發展呈現什么特色?
陳慶敏:由于國際環境競爭激烈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國內掀起了半導體制造業的熱潮。其實早在前幾年,政府就開始布局半導體產業,全國各地也在招商引資,建設半導體器件的加工廠,比如臺積電在南京江北國家新區的新廠。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進步,推動了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設備業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占比不斷升高,有望躍居趕超,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2019年或將升至全球前列。
國內設備市場,經過連續幾年的擴張,2018年預計突破百億美元級別,達到118億美元,2019年或將增長趨勢延續,預計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3億美元,大幅高于全球設備市場增速。
中國半導體設備業快速發展,推動著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向前進步,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就目前國產設備行業來看,還主要是以低技術含量、低可靠性、低穩定性為主的低端設備,設備研發還是以仿制進口設備為生,這樣就導致了在短時間內,仿制的國產設備在技術上很難有太大的突破。
無錫松煜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就以高端設備制造為目標,以促進行業發展為己任,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各種退火、高溫、擴散和鍍膜的高端設備,已經成功應用于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并與許多半導體公司展開合作。經過2018年的快速發展,公司預計2019年將實現銷售額翻倍的增長。
沈恩年:2019年上半年,受到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呈現緩慢趨勢,但是對于2019年半導體整體產業來說,資本支出要遠比2018年的資本支出高。整體來看,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依舊會出現成長狀態,只是成長速度緩慢下來。在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的角度看,全球半導體知名廠商將會更積極的部署高階制程技術,加速投入極紫外光刻EUV等高端工藝的發展,將目標定于降低成本、提升良率。很明顯,全球前三的半導體大型廠商們,在7nm、5nm的發展進程都十分值得關注,因為誰在先進制程取得成績,就意味著能夠搶得到全球最大的訂單。
新勢能帶動發展 上升仍需時日
《中國電子報》:有哪些領域是2019年半導體產業的熱點?目前它們對整體市場的拉動能力有多大?
劉文基:比較看好汽車和工業兩大市場。在汽車領域,最重要的增長點是動力總成系統的電子化,也就是內燃機與電動機的混合動力汽車以及電動汽車。這一趨勢不僅涉及汽車,還涉及所有交通工具,包括電動自行車或助力自行車。這一領域最大的挑戰就在于如何提高電動車輛的行駛距離。
在工業領域,數字化進程正在不斷推進,尤其是通過大數據管理實現全面的聯網化。這需要將“大數據”升級為“智能數據”,由此重新提取出相關參數和內容,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這適用于所有領域和應用。這也可以成為無線通信的切入點,以實現所有無線通訊設備的聯網化,包括藍牙、LTE、ZigBee和Wifi。儒卓力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十分重視,認為人工智能主題與汽車及工業應用息息相關。自動駕駛領域、電池管理領域、電動汽車領域、整個傳感技術領域以及工業與生產設備領域的聯網化都將有人工智能的應用空間。在人工智能領域,未來人們的應用空間將是無限的,這將是一個無比廣闊的巨大市場。
王敕:與5G相關的器件我們都比較看好,雖然在技術方面還需要不斷地突破,但是,相關新應用一直都在持續地更新,這部分勢能的出現,將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需求拉動點。我認為,傳統市場可能出現萎縮現象,但是新興市場會拉動整個產業市場的進步。為了在經濟下行的周期內安全度過,我認為企業都需要關注AI、5G等新興的技術。
晏斌:5G網絡方面,大家都在積極布局,泰瑞達在5G測試技術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5G網絡的重點在于一些射頻技術,在這一方面,我們的設備還是處于絕對領先的位置。
中國幾個大型的5G射頻案例,都在使用我們的方案做測試,目前已經進入量產的準備了,預估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將技術再往前推進一步,估計5G的到來將比預估的時間快一些。人工智能AI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新市場,通過幾年的發展,很明顯可以看出在這個領域內投資非常熱,有上百家公司齊頭并進,所以在這個領域,我們與幾家大型客戶積極合作,共同發展。
但是,人工智能AI的應用端還尚未落地,真正完全發展起來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甚至可能還要一到兩年,才會大規模商用。還有一個新熱點——汽車電子,這個新勢能的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它的發展使得一臺電動汽車的電子元器件含量比以前普通非電動汽車的含量高兩三倍以上。這個領域國內很多企業在做,主要圍繞在功率、電源管理等芯片范圍內。然而汽車電子需要一個長時間的認證過程,這就導致了雖然很多人在做汽車電子,但是暫時尚未看到有非常大的客戶量。
《中國電子報》:有人提出整體經濟與半導體市場相關性的話題。您認為現在半導體產業受整體經濟走勢的影響會有多大?
王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全球GDP的增長之間的關系,呈現非常緊密的趨勢。所以,目前來說,處于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一定受整體經濟的影響。但是,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全方位的支持下大力發展,放大來看,可能形成與整個潮流相逆的趨勢,我個人非常看好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未來的發展。
沈恩年:受整體經濟走勢的影響,2019年半導體上下游在短期內可能會受到波動。
但長期來看,整個生態依然呈現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全球大背景下,半導體知名廠商們在7nm、5nm等先進制程上面積極發展,這方面預計不會受到整體經濟走勢的影響。
持續優化環境 助力半導體產業發展
《中國電子報》:在中國市場方面,2019年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減稅政策對于半導體企業的發展有何助力?對具體政策的制定有何建議?
沈恩年:中國政府的減稅力度對于企業的幫助很大,尤其是對于一些交貨給中國企業的半導體供應鏈廠商來說,實質性幫助非常大。對于未來的發展建議,我覺得可以在減稅上面加把勁,采取措施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但是,這一措施對于一些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的廠商幫助較大,對于中國臺灣的廠商來說,可能就沒有太大的實質性、及時性的幫助。
王敕:艾科瑞思的慧芯系列點膠裝片機,其性能指標與領先知名品牌相當,甚至于說,我們在個別指標方面還具有一定的優勢,已經可以滿足集成電路傳統封裝的需求。而且,如引線框架類SOP、SOT等產品,已經實現了批量應用。
目前,慧芯系列點膠裝片機這個設備,已經被全球排名第六的集成電路封測企業華天科技批量采購,累計交付量已經超過了100臺套。同時,該系列設備還在國內近20家中小客戶的產品線上使用,累計交付超過60臺套。
劉文基:我們今年的目標是繼續在高速增長的市場進行投資,尤其是在中國。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看好智能制造的發展,其他還包括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這是我們高度關注的重點領域,也是中國和歐洲都極為重視的領域。
在工業半導體方面,儒卓力的重點是工業通信(Industrial Communication),我們將直接根據中國市場參與者的戰略進行調整,以確保為客戶提供各類產品和系統的最佳組合方案,與中國共同實現增長。儒卓力將會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當地的團隊,只有更了解當地客戶和市場的中國團隊,才能取得成功。
電動車對中國的意義格外重大,中國市場增長速度比歐洲快很多。電動車需要電子領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還有新材料,例如碳化硅和氮化鎵。這些新的半導體技術為我們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同時也是一個業績增長點。
作為電池供應商,我們能夠很好地接觸到客戶,在各個市場領域都力爭上游,尤其是在電動車甚至整個汽車行業,因為我們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產品組合。客戶反饋和企業業績已表明,我們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邁進。
至于人工智能,這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主題,圖像處理、圖像識別、模式識別、像素識別等,所有這些都屬于人工智能領域。還有一個方面就是為最小的傳感器系統配備人工智能,特別是詳細描述模型中各個物理過程,然后相應地將它們與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比較。
我們高度重視這方面的應用,為此,我們正在投入對員工的培訓以及人工智能所需的基本元件。
晏斌:對于我們外企來說,在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的政府政策方面,更希望能夠加快進出口手續的辦理,縮短流程時間,甚至是包括一些臨時的進出口手續。
隨著近幾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飛速發展,外企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結合更加緊密。當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起來后,才能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從而提高對新技術、新樣機、新動能的需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比如更加靈活的進出口手續流程,就可以對國內的設計公司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電子報》: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正面臨向高端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為此,國內半導體企業應在哪些方面進行準備?國家應給予哪些政策進行扶持?
沈恩年:國內半導體產業應該學習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加速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加快培養本地的半導體人才。
王敕:半導體器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對半導體器件的需求量早已超過石油,增幅巨大。
半導體市場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拓展了對半導體器件裝片設備的需求。尤其是對性價比更高的國產半導體器件智能化裝片設備,需求更加強勁,在這部分市場存在很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