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消息,三星電子12日表示,公司決定于本月月底停止天津手機工廠的生產運作,并已向員工公布該決定。
報道稱,三星電子之所以作出該決定是因為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失利,以及公司將集中力量拓展印度和越南等新興市場。此前有調查顯示,三星手機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已降至0.7%(70萬部)。
據韓聯社報道,三星在華手機工廠分別設在天津和惠州,天津工廠主要負責智能手機出口。而目前,三星正在將其生產基地遷往勞動成本等費用更低的越南和印度,今年三星在印度諾伊達建成的智能手機工廠屬于全球最大規模。
12日上午,中新經緯客戶端從社交平臺及相關人士處獲悉,韓國三星電子位于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即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將于12月31日正式停產。有員工表示,消息是11日剛宣布的,書面通知還沒有,關于工廠兩千名左右員工的確切賠償也沒說。
事實上,三星關停天津工廠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早在今年8月,韓媒 Electronic Times報道,由于銷量大跌且勞動力成本上升,韓國三星電子公司正考慮暫停其中國天津手機制造廠的運營。
彼時三星還未對其天津工廠的命運作出任何決定。在給媒體的回復聲明中,三星提到:“整體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大環境艱難。三星電子的天津電訊公司會聚焦在提升競爭力與效率的行動上”。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關于手機工廠,與三星智能手機在中國的銷售表現不無關系。根據此前IDC中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2018年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機出貨量大約為70萬臺。從市場份額占比來看,2016年三星全年市場占比為5.5%,2017年不到3%,2018年前三季度為0.9%。
上述報道分析,三星手機的節節敗退一定程度上源于成本高企。報道援引一位三星前員工稱,“以今年三星新推的A9 Star Lite為例,盡管定價1999元,但與同樣配置的國內手機相比,價格上完全沒有競爭力。”該員工坦言,從三星內部來看,這樣一臺手機已經是虧本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