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媒稱,隨著中國控制薪資漲幅,農民工受到影響。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3日報道,過去十年中,中國一家玻璃廠的員工王偉(音)的工資幾乎漲了兩倍,而兩位數的年薪
外媒稱,隨著中國控制薪資漲幅,農民工受到影響。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3日報道,過去十年中,中國一家玻璃廠的員工王偉(音)的工資幾乎漲了兩倍,而兩位數的年薪增長使得這里的平均工資超過了拉丁美洲。
但是,作為中國2.8億農民工中的一員,王偉發現工資增長放慢了。
現年33歲的王偉在中國東部城市昆山的一家飯館里一邊吃著牛肉面一邊說:“我現在每月的收入大體上和去年持平,差不多是5000元。”
報道稱,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王偉的經歷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農民工的平均名義工資增長去年下降到7%以下,而物價則上漲了2%。隨著整體的經濟增長放慢到近年來的最低水平,中國的城市工人的工資增長也放慢了腳步。
但是,與當年金融危機后超過20%的增長相比,農民工的工資下降幅度更加明顯。
當年政府出臺大規模刺激計劃并發起了一場提高最低工資的積極行動,人們的工資提高,但此舉促使制造商考慮把生產轉移到工資更低的國家。
報道認為,2015年的出口下降令人更加擔心中國可能失去其競爭優勢,并最終迫使當局改變做法。
在廣東省經營一家服裝廠的格哈德·弗拉茨說:“政府促使工資上漲。當出口放慢后,政府不再提高最低工資。”去年工資漲幅下降到平均6%左右,而2011年時超過20%。
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局負責人蒂姆·德梅耶也認為,政策變化可能是工資增長放緩的主要因素。他說:“由于農民工通常占據勞動力市場上的低技術行業,而且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影響較小,他們的工資水平更容易被官方的最低工資所左右。”
隨著政府的刺激計劃的影響開始減弱,工資增長也開始放緩。制造業未能提振就業疲軟。
昆山的職業中介程偉(音)坐在一張破桌子后說:“這里的企業并沒有真的擴大招工。”
如今,新就業機會通常都在服務業——將近47%的農民工去年都在服務業,而2011年時這個比例大約是三分之一,但是服務業的工資通常低于制造業。
盡管如此,一些年輕的農民工開始選擇服務業的工作,因為認為這種工作壓力沒那么大?,F年23歲、在一家手機店工作的劉寧(音)說:“我在工廠里掙得更多,但是這里的工作更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