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金司副司長陳洪宛近日表示,未來我國將健全完善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機制,建立“紅黑名單”管理辦法,開發建設聯合懲戒系統平臺。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金司副司長陳洪宛近日表示,未來我國將健全完善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機制,建立“紅黑名單”管理辦法,開發建設聯合懲戒系統平臺。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失信懲戒方面,截至今年年初,法院累計公布失信被執行人617.8萬例,民航部門限制購買機票564.4萬人次,鐵路部門限制購買列車軟臥、高鐵和其他動車組一等座以上車票201.9萬人次,工商部門限制擔任各類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7.1萬余人次。
“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能失信,不敢失信。” 陳洪宛說。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綱要指出,到2020年,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
另據統計,截至今年年初,中國工商銀行拒絕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55萬余筆,涉及資金超過65億元;有4.1萬多名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有699件偷逃稅款案件當事人自動繳清稅款罰款合計47.4億元。
在守信激勵方面,稅務總局已與銀監會、金融機構建立“銀稅互動”機制,將“納稅信用”轉化為有價值的“融資資本”。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級稅務系統累計向銀監部門推送892萬條納稅信用信息,各類金融機構向9萬多家納稅守信企業發放了近15萬筆“銀稅互動”貸款,貸款總額達到1548.7億元,增長了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