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結合粘土是一種重要的結合劑。用以提高制品的強度,調節燒結溫度,增加燒結強度和制品密度,改善加工作業性。結合粘土的性能直接影響制品的質量的特性。因此,選擇結合粘土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
結合粘土是一種重要的結合劑。用以提高制品的強度,調節燒結溫度,增加燒結強度和制品密度,改善加工作業性。結合粘土的性能直接影響制品的質量的特性。因此,選擇結合粘土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結合粘土的性能與影響因素
結合粘土主要為高嶺石組成,是一種高可塑性粘土。結合粘土的性能受諸多因素影響,與礦物成分、礦物性能、礦物結晶特征、礦物的顆粒大小、電解質類型、粘土的成因規律和加工工藝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
1、與礦物顆粒大小的關系
結合粘土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可塑性。粘土的礦物粒度愈小可塑性指數愈高,但粘土的結合力且不一定大。研究了我國耐火粘土礦發現,有的地區如廣西某球粘土可塑性指數很高,一般都大于30%,部分大于40%,甚至大于50%。可塑性指標很低,僅為1.2—2,結合力很低,干壓強度僅為3.6×10 ~4.2×10 kPa。有的地區如黑龍江省虎林粘土,可塑性指數21.72%,可塑性指標3.79,干壓強度9.92×10 kPa。水曲柳粘土可塑性指數24%—34%,可塑性指標3.47,干壓強度7.2×10 kPa,而我國南方有些黑泥(如濂江)可塑性指數和可塑性指標都高,結合力也高。總結蘇州、黑龍江、吉林、福建、廣東、廣西、山西、內蒙、江西等部分粘土可塑性指標、可塑性指數、干燥強度、粒度的特點。結合粘土的結合力與可塑性指標有一定的相關關系,與可塑性指數并的關系并不明顯。
高可塑性粘土與粒度組成有著密切的關系,但粒度很細或粒度集中與某一個粒級,則可塑性指標又很低,結合力差。某球粘土用于制作耐火材料和電瓷,因結合力低,出現產品缺陷。在應用中,這類球粘土雖成型性較好,但制成品易損,燒結強度低,燒后膨脹,孔隙率高或燒而不結,致使制品“脆”。在坩堝和注漿成型陶瓷行業粒度細而集中于某一粒級,雖可塑性好,但綜合性能不佳。
粒度分布均勻不出現峰值的結合粘土結合性能較好,如中緯Ⅱ號粘土、虎林粘土。粒度變化小并成正態分布,礦物接觸面積增加,能形成最緊密堆積。在高溫相變中有利于物質的重新結合與交織,形成良好的結合力和燒結強度。
結合粘土粒度很細,在-1μm內出現峰值,粘土礦物的吸附水增加。會導致膠體的密度減小,空隙率增加,結合力降低。在用量必須嚴格控制,以免燒后膨脹而出現大的氣孔率和氣泡,降低材料的質量。福建某陶瓷廠將粒度極細的球粘土2-3%用于釉料,仍出現了氣泡或不上釉的現象。因此選擇結合粘土必須了解粘土的結合性能或應用對象。只使用水泥或只用水泥和石塊澆注不了合格的產品,必須加砂子。只考慮結合粘土的化學成分,可塑性,不考慮粒度組成難以生產出優質產品。結合粘土的礦物粒度粗,可塑性差。粒度細而主要偏極于細粒(-1μm), 可塑性很好,但結合強度低。一般來講結合粘土礦物顆粒-2μm者在50%—65%為好,其中-1μm者在30%——40%為佳,并且結合粘土的粒度正態分布,不宜出現跳躍性。
2、與礦物的結構及成分的關系
礦物粒度影響了不得粘土的結合性,而礦物的結晶程度和礦物種類也影響了結合性。我國軟質耐火粘土中含無序高嶺石多的粘土,可塑性好。高嶺石的結晶指數高、有序度高的粘土可塑性差,結合力低。χ光衍射分析鑒定,高嶺石001—001衍射峰間衍射峰數少于6,一般為1—3條衍射峰的可塑性較好,結合力也高。而結晶好的高嶺石粘土可塑性差,結合也差,干燥強度很低。但是結晶差的高嶺石往往礦物顆粒細,體積收縮較大,燒成孔隙率較高,高溫時氣壓強烈增加。高嶺石結晶程度對可塑性和結合力(干燥強度)的影響是于無序高嶺石的鍵合力不飽和,礦物間的鍵合力較大。結晶好的高嶺石則相反,其膠體穩定性也次于前者。在野外調查時也能見到這種現象,如水曲柳礦區雨后水洼中的水為長時間白色混濁,而敘浦粘土礦為清水。
粘土礦物的離子交換類型和離子交換能力,也影響著結合粘土的結合能力。礦物成分不同,結合性能也不同。很純的高嶺石可塑性和結合力低。結合粘土中含有少量的蒙脫石時則可塑性和結合力就高。含伊利石時可塑性和結合力在一定情況下也高。而粘土中石英含量增加可塑性會降低。所以在陶瓷行業常用膨潤土來調節粘土的可塑性性能。
除礦物之外,有機質對可塑性和結合力也有一定的影響。
3、其它因素的作用
結合粘土的性能與礦床的成因類型也有一定的聯系,一般來說沉積型粘土的結合性能優于風化殘積型高嶺土,更優于熱液型高嶺土。形成時代晚的優于形成時代早的粘土。在加工過程中,高嶺石被磨的越細可塑性越高,結合性也好。
二、結合粘土的開發利用
我國結合粘土的地理分布和性能差別很大,有的結合粘土的高嶺石含量很高,有的雜質較高,有的可塑性很好結合力低。大多數地區是Al2O3低(小于30%),雜質高,或者Al2O3高而可塑性和結合力低。目前我國對結合粘土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求有良好的可塑性,又要求有良好的結合性、分散性、流變性。還要有一定的純度以及很低的雜質,以保證制品的高純度、高強度,達到優質,增加材料的使用壽命和應有的實際意義。所以要根據結合粘土的特點和主要影響因素進行結合粘土的試驗開發。
1、通過粘土的加工,將粒度不同的粘土混合均化,使粘土的礦物粒度變化在一定范圍內,即-2μm的粘土礦物顆粒在50%—65%間,其中-1μm的在30%—40%間,如表1中緯粘土Ⅰ、Ⅱ號。克服了單一粘土粒度偏極的癖端,充分利用粘土資源,提高粘土的利用價值。
2、利用粘土和粘土的礦物相變過程中所表現的物理化學變化規律,加工和配制應用行業要求的結合粘土。隨著溫度的升高,結合粘土的礦物會發生一次轉化、二次轉化,重結晶,再結晶,或物質成分的重新化合,組成形成新的耐高溫礦物。結合粘土的均化必須適應這個過程。礦物成分又是化學成分的具體體現。不同行業對化學成分的要求有所不同,最終形成的高溫礦物也不同。均化粘土必須適應行業的要求,突出其應有的可塑性、結合性、流變性,以及燒成強度、密度和透氣性。
3、結合粘土的均化與加工在選擇礦產資源時,應盡可能的選用可塑性較高,而且松軟,化學成分合適的礦石。均化加工是突出結合粘土性能的過程。如果要求強度高密度大,粒度分布要均勻。如果要求低溫透氣性好,就增加粗粒(+10μm)的配比,若要求高溫透氣好,增加細粒(-1μm)的配比,其余部分粒度要均勻。
在以上基礎上,將均勻粘土按系列加工,Al2O3,Fe2O3、堿土和堿金屬氧化物低的用于耐火材料,Fe2O3、TiO2低者用陶瓷。
按上述研究和方式,進行了結合粘土的生產和加工,經生產和使用,結果較好。即為使用提供了適合的結合粘土,也逐步形成標準和規范。通過應用也總結了新的經驗,并不斷的指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