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預計2017年我們的經濟增長不會低于6.5%。”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18日在由中國...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預計2017年我們的經濟增長不會低于6.5%。”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18日在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九十一期“經濟每月談”上表示,2017年貨幣政策強調“穩健中性”,為保證經濟增速6.5%以上的增長,廣義貨幣供應量(M2)應保證在11%至12%比較合適。從宏觀經濟政策來看,在貨幣政策方面,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對此,徐洪才表示,“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意味著過去那種完全依靠外匯占款被動放貨幣的時代已經結束。同時,要降低融資成本,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這一主線。當前商業銀行、大型國有銀行在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16.5%,有些偏高,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2017年央行至少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次-3次是必要的。通過降準來減少對短期市場的波動性,因為公開市場頻繁操作,提供的是短期資金,但是銀行希望得到長期資金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所以降準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選擇,未來多樣性的金融政策工具之間應該合理搭配。”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徐洪才認為,2016年下半年狹義貨幣(M1)增速超過25%以上,說明工商企業的活期存款比較多,實體經濟的現實信貸需求還是比較疲弱。但近幾個月出現了變化,上升的勢頭已經有所收斂,已經從26%的最高點下降到21%至22%之間,未來可能還要進一步下降。
至于對今年M2的增速判斷,徐洪才認為,M2應保證在11%至12%比較合適,因為低于11%顯然不利于我國經濟實現穩增長,但超過12%也會出現通脹有溫和回升的傾向。
另外,從財政政策方面來看,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財政收支不平衡問題進一步擴大,引發市場的擔心。徐洪才對此認為風險不大,由于地方政府直接債務或有負債總和在26萬億元左右,再加上中央政府債務,總共占GDP比重為60%,這在全世界來看,相對來說比較低,另外,總體的公共部門的負債,從內債來看,問題也不大。預計2017年財政赤字保持在3%左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