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東北工業核心地帶的國有鋼鐵生產商東北特鋼集團(DongbeiSpecialSteelGroup)的破產之路十分漫長。3月份,在集團董事長楊華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之后,東北特鋼出現...
中國東北工業核心地帶的國有鋼鐵生產商東北特鋼集團(Dongbei Special Steel Group)的破產之路十分漫長。3月份,在集團董事長楊華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之后,東北特鋼出現了首次違約。債權人與該集團所有者遼寧省政府之間的磋商長達數月。試圖借磋商拯救該集團的努力未收到任何效果。近日,至今已9次違約的東北特鋼終于確定進入破產程序,重組計劃預計會于下個月實施。
對于中國鋼鐵行業來說,東北特鋼的破產是地震般的一周內出現的最新沖擊波。在中國鋼鐵行業,一個由中國政府擬定的計劃正邁出第一步。該計劃旨在提高鋼鐵行業的效率、降低其債務。
與早先的嘗試類似,中國政府希望到2025年前,通過關停工廠、資產重組與合并策略打造占中國鋼鐵產量60%到70%的10家集團。
標準普爾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分析師李紅梅表示:“能合并的就合并。合并不了的會去問銀行能不能債轉股。如果這也不行,就會選擇最后手段——破產。”
中國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對全球都產生了影響。去年,中國鋼鐵制造商未能削減產量適應不斷下滑的國內需求,導致大量中國鋼鐵涌入全球市場,拉低了鋼鐵價格,令全球鋼鐵業陷入危機。
國際鋼鐵制造商正在以日益增多的反傾銷案對抗中國出口的攀升。但中國政府表示,出口的持續攀升只不過反映了中國鋼鐵的競爭力。
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中國政府正在推動自上而下的整合。一周前,中國兩大國有鋼鐵集團之間正式啟動了一場包辦婚姻。
寶鋼(Baoshan Steel)對武鋼(WISCO)的吸收合并,是在兩家集團持續磋商基礎上邁出的第一步,旨在打造產量僅次于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的全球第二大鋼鐵生產商。
除了清理“僵尸”企業及打造超級企業集團,中國政府還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債轉股或發行債券的辦法實施債務重組,處理深陷債務的地方鋼企。
近日,渤海鋼鐵集團(Bohai Steel Group)敲定了一份包括發行債券在內的重組計劃。該集團由天津市政府所有,背負的債務高達1920億元人民幣(合290億美元)。
研究集團Kallanish的托馬斯·古鐵雷斯(Tomas Gutierrez)表示,鋼鐵行業的債轉股交易是處理企業債務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他說:“毫無疑問存在著這樣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無疑是政治性的,因為債權人不會愿意、也不會輕易同意這種事情。”
中國鋼鐵業大膽重組計劃的推進,取決于中國政府能否控制各省政府依計劃行事。這些省政府由于擔心失業和稅收問題,往往會通過補貼和貸款手段維持當地虧損鋼鐵生產商的經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一輪全面反腐對權力的迅速集中,令他對各省政府及其企業的控制超過了前任。
他的政治大掃除的最新舉措,是將遼寧省45名全國人大代表除名。遼寧省是東北特鋼的所在地,也是中國負債情況最嚴重的省份之一。
分析師認為,習近平的影響力也許會加大重組的可能性。不過他們警告稱,近期公布的交易對鋼鐵產能過剩狀況的影響也許十分有限。
古鐵雷斯表示:“近期公布的消息對供給過剩的總體影響不太可能有多大。”
重組交易往往會另行組建一個債務負擔較輕的新實體,以確保其能夠繼續生產,從而保留具有盈利能力的產能。
對渤海鋼鐵來說,這意味著組建一家由其優質資產組成的新公司。新公司將僅承接該集團1920億元人民幣巨額債務中的500億元人民幣。
分析師表示,對于東北特鋼,高端鋼管制造商撫順特鋼(Fushun Special Steel)可能會被剝離,繼續生產。
保留并提升高端沿海產能、削減低端內陸產能的做法,在各種重組規劃中隨處可見,備受關注的寶鋼武鋼合并案也是如此。
古鐵雷斯表示:“沿海產能正在增長,這是今后兩年的主要趨勢。寶鋼在廣東擁有一家煉鋼廠,武鋼在廣西也有一家煉鋼廠,它們將在2017年年底以前將各自產能提升至略低于每年1000萬噸的水平。(國際鋼鐵生產商)真正該問的問題是,今后兩年(中國)沿海即將投產的5000萬噸新增產能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