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在他的博文《奧運能改變什么》中說:“不要對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契機讓世界認識真正的中國……”郎教授認為,不能否認奧運對一個...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在他的博文《奧運能改變什么》中說:“不要對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契機讓世界認識真正的中國……” 郎教授認為,不能否認奧運對一個國家的深遠影響意義,但卻不能就此寄望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帶來什么奇跡。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人格、中國的經濟,奧運只是將一個真實的中國展示在了世界面前,而各個行業的發展仍要遵循其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和規則。
在全球經濟下挫的大背景下,促使中國正在經受經濟轉型時期的陣痛。能源、環保、通脹、人資成本、自主創新、資金鏈斷裂、內需不足和出口受限等難題,將中國企業,特別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這就是中國目前真實的經濟現狀,它和中國的文化、人格一樣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
而屬傳統典型的“兩高一資”型磨料磨具企業身上的壓力就更加巨大了。07年至今,業內不斷有人發出“冬天論”和“洗牌論”。事實上,這些言論的確是不可否認和有客觀條件依據的,并在逐步的應驗在磨料磨具企業身上,重新洗牌已成事實?,F在,大家關心的是奧運之后,磨料磨具企業是否將加快洗牌?
一個最顯著的因素就是,根據多方信息顯示,電價在奧運過后上調基本是沒有非議的了,目前部分省市已經再次對工業用電作出調整。電力,仍然是磨料冶煉、加工企業的最大依賴,電價無疑是這些冶煉加工企業的命脈。國家加緊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性產業,新一輪的電價上調也正在進行中,對于碳化硅、剛玉、鐵合金這樣的耗電大戶,無疑是致命的。一些小的冶煉廠在如此的電價下如何生存?有的廠子周轉資金都存在問題,因為原材料無煙煤和電費都是一筆很大的現金支出,人工工資可以拖一拖,電費一拖生產就得停,生產一旦停下來 再恢復起來就很困難。
另一個因素是,國家加大了對能源開采的限制力度,必然會對之前因原料價格猛漲一捅而上的亂開亂采和生產能力良莠不齊的能源開采企業進行綜合整治。不合標準的開采企業將遭淘汰出局或兼并重組。而下游冶煉加工企業因電價、人力成本過高等因素導致其對礦產原料需求減少,致使存留下來的開采企業價格虛高,卻有行無市。磨料能源開采企業受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夾擊,亟待升級、優化、重組和淘汰的重新洗牌。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針對磨料能源開采企業相繼出臺“關小保大”等相關調整措施。
再者,全球經濟放緩,國內原材料、人資成本上漲,節能減排和出口政策限制等經濟背景下,內需不足和出口不暢的雙重壓力影響了各中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各生產和制造企業對磨料磨具的需求自然驟減。盡管如此,由于磨料磨具行業準入門坎相對較低,仍然還有許多的企業和資本蜂擁而入。企業增多了,磨料磨具的需求卻萎縮了,供需失去平穩,市場自然會向有著自主品牌和技術、先進管理和創新能力的規?;笃髽I傾斜。而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管理不良或資金鏈脆弱的磨料磨具企業面臨的將是升級或遭遇洗牌的命運。
另據經濟日報報道,著名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首席貨幣經濟學家任永力(Stephen Jen)指出:“中國金融狀況緊縮、外部環境空頭氣氛彌漫,中國「后奧運時期」出現「成長恐慌(growth scare)」的機率,目前看來比六個月前推測大得多,后奧運時期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可能比想像中要嚴峻許多?!?
就在昨天,一場考驗體能極限的奧運已經落下帷幕,而一場考驗企業生存能力的“奧運會”才剛剛開始。不同之處在于,這是一場沒有終點和限期的,企業之間“存與亡”的比拼。同樣,如果企業不具備更快,更高,更強的實力,最終也難逃出局的厄運。
來源:中國五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