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類發展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主動“改革”,要么被動“革命”。礦業主動改革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目前正在被動革命,低谷期的全球礦業正在爆發...
人類發展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主動“改革”,要么被動“革命”。礦業主動改革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目前正在被動革命,低谷期的全球礦業正在爆發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將強行逼迫全球礦業回歸理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球礦業可持續發展!一、資產大洗牌
1、資本逃離礦業界,全球礦業資產將蒸發50%以上與2011年相比,石油從160美元下降至40美元/桶上下,動力煤從1000元人民幣下降至300元人民幣/噸上下,鐵礦石價格從130美元下降至50美元/噸上下,其他礦產品價格也同樣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局面,礦產品價格整體下降幅度超過50%。伴隨礦產品價格的下降,礦業公司股票、基金也一路下跌,金融資本已經大量出逃礦業界。大部分銀行拒絕向礦業公司貸款,民間資本也停止向礦業公司借貸,礦業資本市場捉襟見肘!整體來看,全球礦業資產至少縮水50%以上!
2、礦業市場資金面臨兩極分化,資本出逃與金融抄底并存目前,全球礦業一片低迷,礦業資本市場存在兩個極端。一個是,很多資金正在逃離礦業行業,另一個是部分風險投資基金正在積蓄力量,準備抄底礦業。一方面,由于礦業形勢不好,很多金融機構在大量的從礦業產業抽離資金,轉移到其他投資匯報相對高的行業。同時,很多上市礦業企業股票大幅度下降,很多股民已經開始大量拋售礦業股票。這使礦業資本市場進一步惡化,礦業公司的資金壓力愈發增大,形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當前礦產品價格多數已經跌破生產成本,礦業不可能長期低迷下去,部分投資者認為,目前礦業已經跌至最低谷,3年后,全球礦業會走出低谷,目前已經到了抄底礦業的最佳時期,開始募集資金,準備抄底礦業。
3、2008年以來中國海外礦業投資資產大幅縮水,幾近清零2008年以來,中國礦產資源進口大幅度攀升,價格高漲,一夜暴富的中國礦業公司,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和打造中國礦業航母的誘惑下,大腹便便進軍海外。然而,2008年前后,礦產品價格正值歷史最高位,全球礦業公司的盈利水平幾乎都很高,沒有哪個礦業公司會把自己的核心資產出售。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走出去的企業所購進的項目,多數是成本高、國際競爭力差的礦山。也許,在當時的礦產品高價位情況下,這些礦山可能賺錢,但在目前價位下,這些項目多數是賠錢的。例如,很多鐵礦的成本超過80美元/噸,銅礦超過5000美元/噸,這些礦山成本比目前的礦產品價格還高。
二、資源大洗牌
4、未來2年,全球20-30%的礦山將倒閉,20-30%的礦山拼死掙扎,勘探行業將縮水70%以上。從目前全球經濟發展形勢來看,未來2年,全球經濟難以明顯復蘇,礦業產能過剩局面仍然存在,礦產品價格會在低谷徘徊甚至仍會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目前,多數礦產價格已經跌破生產成本價,這將導致50%的礦山位于盈虧邊緣線以下,其中20-30%的礦山將被淘汰出局。只有這些礦山淘汰出局,供過于求的局面才會得到改善。同時,會有20-30%的礦山會游離于生死邊緣,拼死掙扎,部分企業在熬過2018之后,即能生存下來。全球勘探行業業務量將大幅度減少。礦業整體處于去產能過程,多數公司在減產,很少再走擴張路線,新上馬的礦業項目大幅壓縮,勘探行業受到極大影響,業務縮水幅度將超過70%。
5、礦業資產縮水之際,跨國礦業巨頭在全球范圍內收購優質資產礦業蕭條期,往往是礦業行業兼并重組,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優質資產向部分巨頭公司匯聚的重要時期。很多礦業巨頭會抓住有利時機,在礦業低迷期收購優質資源,在礦業繁榮期賺取高額利潤。當前,礦業資產大規模縮水,很多礦業公司雖然擁有優良的礦山項目,但是由于前期過度擴張,資金鏈斷裂,面臨倒閉或者破產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企業不得不尋求收購、兼并,通過出讓股權或者礦權來救活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現金流優良的礦業巨頭,開始大肆收購優質礦山資產。例如,必和必拓尋求在深水海灣、加勒比海以及西澳大利亞比格爾河流域等地區收購高質量的油氣項目,已確認在西澳大利亞海岸收購1.3萬平方公里以用于石油勘探,同時也在美國墨西哥灣獲得了租約。紫金礦業以2.98億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巴里克黃金公司旗下巴布亞新幾內亞波爾蓋拉(Porgera)金礦,今年9月已經與巴里克黃金公司完成交易。
6、重污染的礦山將被淘汰出局,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當前,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已經深受環境污染之害,環境安全已經被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寧要發展質量,不要發展數量。礦業是造成人類生態環境退化的重要的產業之一。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實施最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制定“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以改善生態環境。未來,重污染礦山將被淘汰出局,綠色發展是每個礦山的必由之路。
三、國別大洗牌
7、礦業低迷,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智利等礦業大國及中東地區經濟發展遭受重創2011年,全球礦業增加值約占全球GDP的4%,目前已經縮水至2%-3%。澳大利亞礦業占GDP接近9%,礦業及相關產業占GDP近30%;加拿大礦業占GDP比例接近10%,礦業及相關產業占GDP比例超過30%。俄羅斯礦業占GDP比例超過10%.礦業及相關產業占GDP%比例超過40%。中東國家礦業占GDP比例多數在60%以上,智利、秘魯等國礦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極高。礦業的蕭條不但影響了這些國家的礦業,同時影響了礦業的上下游產業,給這些國家經濟發展和就業帶來了重創。雖然多數國家通過擴產保量的方式來維持銷售收入,但仍難掩本國經濟的低迷。多數國家已經采取各種措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盡量扭轉困境。
8、中國以及中亞、非洲等地區的國家礦業競爭力差,部分礦山將“優先”被淘汰出局。中國、中亞、非洲、南美等國家的礦業公司,30%以上的礦山是在2005年以來礦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后開發的,這些礦山的資源品質相對較差,開發利用成本遠遠高于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巴西、智利等國。同時,這些礦山部分已建成,部分正在建設,部分剛剛投資規劃。在全球礦業形勢低迷的形勢下,這些礦山的國際競爭力極差,部分礦山將“優先”被淘汰出局。
四、企業大洗牌
9、老牌的大型跨國礦業公司將生存下去,三流礦業公司將消失英國石油公司、英美資源、安格魯、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礦業公司都是百年老店,這些礦業公司有的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多數經歷過三次以上的世界經濟危機,上百年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已經使其具備了應對風險的豐富經驗。同時,這些公司有三大優勢是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其一,這些公司擁有全球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的礦產資源;其二,這些公司的背后都是全球的金融大鱷;其三,這些公司高度重視發展戰略,其眼光和謀略遠遠超過其他礦業公司。我們稱這些礦業公司為一流礦業公司,這些礦業公司完全可以生存下去。過去10年,在礦業形勢好的情況下,全球也涌現出了大量的礦業公司。這些礦業公司多來自于冶金、房地產、金融等行業,所占有的礦山資源品質差,業務能力差,礦業規模小,礦業行業經驗不足,專業技術水平、人才、管理等方面水平欠缺,我們稱之為三流礦業公司。在全球礦業形勢低迷的情況下,三流礦業公司多數將入不敷出,被一流礦業公司擠出礦業行業。另外,還有二流礦業公司,這些礦業公司介于一流礦業公司和三流礦業公司之間,這些公司部分將推出歷史舞臺,部分能頑強的生存下去。
10、權貴辦礦、礦老板辦礦將退出歷史舞臺,魚龍混雜時代將終結很多企業家信奉權貴,不信奉科學;信奉送禮,不信奉做盡職調查。必須攀附于某些勢力,心里才踏實。寧肯給權貴送數千萬,不肯出幾萬塊錢做盡職調查。因為優質資源都掌控在權貴手中。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在一些發達國家,大型公司的老總都是高學歷者,都是靠思想、技術、管理來取得企業的發展重大。在某些國家,很多企業大老板都是小學以下學歷,卻因善于鉆營,與權貴勾結,建立了商業帝國。但是,在強力反腐的人間正道下,在礦業形勢低迷的形勢下,這些權貴辦礦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他們將退出歷史舞臺。而思想、技術、管理水平高的國際型精英企業將重新登上歷史的舞臺,魚龍混雜時代將結束。
五、市場大洗牌
11、經營礦種分化與上下游一體化趨勢并存過去10年,礦業公司經營任何一種礦產都會賺錢,無論是鐵礦、煤礦等大宗礦產,還是稀土、石墨等小品種礦產,都會給礦業公司帶來豐厚回報;無論是從事礦業開發還是從事冶煉加工行業,只要與礦業沾邊,都能賺錢。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礦產品價格都在下降。雖然價格都在下降,但原因卻不同。煤炭、鐵礦、錳礦、鋁土礦、建材礦產等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主要原因是產能絕對過剩,是供應嚴重大于需求。而石油、銅、鎳等礦產價格下降,是因為各國處于低迷的經濟周期中,需求出現階段性疲軟,造成這些礦產品價格出現下降。在這種局面下,礦業公司會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盡快剝離高成本煤炭、鐵礦、錳礦、鋁土礦等劣質礦種,強化石油、銅、金等優質礦種。這使得全球礦種經營將出現分化,不良礦種資產規模會不斷降低,優質礦種資產會受到青睞。目前,嘉能可、英國石油公司、必和必拓、力拓、五礦等礦業公司都在開展相關工作。剝離不良礦種:例如嘉能可宣布旗下澳大利亞旺多恩(Wandoan)煤礦將停產,同時計劃出售其陷入困境的南非鉑金生產商Lonmin公司的股份。美國最大制鋁公司美國鋁業宣布將暫停美國三家鋁冶煉廠運轉。鐵礦石開發公司弗林德斯礦業公司(Flinders Mines)宣布,公司已與新西蘭托德公司(Todd Corporation)簽署一份期權協議,以6259萬美元的價格向后者出售其皮爾巴拉鐵礦石(Pilbara Iron Ore)項目。收購優良礦種:例如,全球第二大黃金生產商—紐蒙特礦業公司出資8.2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三大黃金生產商—南非礦業公司盎格魯黃金公司(AngloGold Ashanti)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克里普爾西和維克多金礦。安托法加斯塔公司收購巴里克黃金公司智利的薩爾迪瓦爾(Zaldivar)銅礦50%股權。二是,為了節省成本,提高企業綜合效益,很多礦業公司開始走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策略,礦業與冶煉加工產業及其他產業的融合會進一步得到強化。例如,中國鋁業公司將在山西投資570億元,在山西重點發展能源、鋁工業、水泥等產業,并不斷延伸鋁產業鏈,發展“煤-電-鋁-高端鋁加工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形成運城、興縣兩個百萬噸鋁循環產業基地。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冶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企業。浙江海亮股份發布公告,以32.54億元收購河南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12、市場萎縮,但國際巨頭市場控制力增強在國際礦產品供大于求,市場萎縮之際,國際礦業巨頭非但沒有按照經濟學教科書上所說,壓縮產量,他們反而在大規模擴產,擠垮高成本礦山,搶占市場份額。例如荷蘭皇家殼牌同意以470億英鎊現金加股票(約700億美元)的方式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這是全球能源行業十年來首宗超大型的油企并購交易,此宗收購交易意味著英國第一大和第三大天然氣制造商將合并為新的能源巨頭。過去幾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俄羅斯和美國的石油產量激增,導致全球石油日供應量過剩,過去4年,這幾個地區石油產量增長了約5億噸,未來5年產量仍將增長4億噸以上,試圖擠垮其他高成本石油企業,增強其市場份額。四大鐵礦石巨頭也在逆市擴產,近年來,這四大鐵礦石巨頭產量增長了超過2億噸,不斷搶占全球鐵礦石市場份額。目前,中國近80%的市場已經被這幾家鐵礦石巨頭所控制。
六、要素大洗牌
13、人才將大規模出逃礦業界,“四礦”問題凸顯,影響極大一方面,礦業已成為最不景氣的行業之一,行業收入將大幅度下降,精英人才和金融資本一樣,會逐步逃離這個行業。另一方面,在礦業行業去產能的過程中,會有部分專業性人才被迫下崗失業,這些人才也會被迫轉行。這將是礦業行業的一大損失。另外,礦業、礦城、礦山、礦工“四礦”問題將重現。中國有數百個礦業城市,有10萬個礦山,有數千萬人從事礦業活動。礦業是為工業提供食量的產業,礦業一旦受到重創,要想恢復,需要數十年的時間,礦業衰退或會影響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到資源安全和經濟安全。中國的數百個礦業城市,在推動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礦業城市產業單一,只有礦業及相關產業,礦業一旦出現問題,礦業城市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轉型,甚至會出現人去城空的可能,這種后果是不看設想的。有數千萬人生存嚴重依附于礦業,這些人規模大,幾代人靠礦業維持生計,礦業蕭條將直接威脅到生存問題,幾乎出路。幸好,國家正在出臺有關政策,要采取政府托底措施,保障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響。
14、礦業低谷,倒逼采礦、選礦、冶煉技術重大突破歷史經驗表明,產業技術的重大突破往往誕生于產業蕭條期。產業繁榮期,經濟效益好,多追求經濟數量而不注重經濟質量。產業蕭條期,企業只有通過技術突破才能實現降本增效。過去10年,全球礦業一篇繁榮,采礦、選礦、冶煉技術發展緩慢。未來幾年,礦業低谷,將倒逼全球礦業企業花大力氣開展技術創新、技術革新,采礦、選礦、冶煉技術有望實現重大突破。七、回歸理性15、礦業野蠻生長時代終結,理性可持續發展時代到來過去10年,是全球礦業野蠻生長的時代,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在此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在形勢好的時期,這些問題沒有顯現出來,在當下的礦業低迷的形勢下,這些問題已經全部顯現出來。人類發展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主動“改革”,要么被動“革命”。礦業主動改革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目前正在被動革命,低谷期的全球礦業正在爆發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將強行逼迫全球礦業回歸理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球礦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