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第九次訪華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并見證了中德能源、第三方市場合作、智能制造等十多個領域共20多份合作文件的簽署。據國外媒體消息,默克爾...
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第九次訪華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并見證了中德能源、第三方市場合作、智能制造等十多個領域共20多份合作文件的簽署。據國外媒體消息,默克爾訪華期間,兩國企業將簽署價值超過27億歐元的協議。在去年10月來華訪問中,默克爾和李克強曾共同提出,德國的“工業4.0”計劃將與“中國制造2025”實現戰略對接,該提法曾引發各方關注。而僅僅八個月后,中德兩國迅速將計劃變為現實。在昨日簽署的多項合作協議中,不乏德國汽車生產商戴姆勒與北汽集團簽40億元的協議,以及空客在青島設立直升機總裝線等“大單”。
不少航空業內人士都認為,空客此次進軍中國通航市場可謂野心勃勃,根據協議,空客直升機將在青島中德生態園建立一條H135系列直升機總裝線,計劃于2018年正式投產,設計產能36架/年。“隨著低空空域逐步開放,中國有望在未來幾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民用直升機市場。”空中客車直升機中國總裁諾貝爾表示。未來,青島中德生態園將建立一個以直升機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可帶動區域高端裝備制造業、通用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而戴姆勒和北汽的合作,主要是用于進一步擴建北京奔馳發動機工廠。
中德還強調,雙方支持中車集團和德國西門子集團在高鐵領域開展合作,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支持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在中歐班列、高鐵運營維護和開拓第三方市場方面加強戰略合作。另外,兩國在電動汽車創新方面將繼續擴大合作規模。
“中德此次簽署的多項合作協議可以看出,兩國合作領域廣,特別在高端制造(愛基,凈值,資訊)業方面有大項目支撐。”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研究室主任張建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另外,目前中國企業擁有較為雄厚的資金,但品牌影響力以及研發水平相對落后,這與德國正好形成互補,在接下來的合作中,中國企業并購德國公司將可能更為頻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