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中國超硬材料網和中國磨料磨具網開發的超硬材料金屬結合劑與普通磨料陶瓷、樹脂結合劑磨具配方設計程序已發布在互聯網上(點擊進入),并于2014年舉辦了首期培訓。2015年,該程序在保...
由中國超硬材料網和中國磨料磨具網開發的超硬材料金屬結合劑與普通磨料陶瓷、樹脂結合劑磨具配方設計程序已發布在互聯網上(點擊進入),并于2014年舉辦了首期培訓。2015年,該程序在保持原有專業性、技術性的基礎上進行了服務升級,升級后的配方程序增加了細化的、專業的磨具分類,同時簡易化了相關操作流程,便捷的使用方式為用戶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在中國超硬材料網采訪李印江教授時,李印江教授談到:此配方設計程序直接支持工業生產。該程序針對機械工業生產的要求直接給出磨具的應用配方。并不是空對空的議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主要應用在4個方面:
(1)為磨具生產廠提供陶瓷結合劑和樹脂結合劑的棕剛玉、白剛玉、鉻剛玉、黑碳化綠碳化硅磨料的各種硬度的磨具配方和金剛石與CBN超硬磨料的陶瓷結合劑、樹脂結合劑、金屬結合劑的各種用途的磨具配方;
(2)為磨具用戶的機械廠提供加工各種機械零件所需普通磨具和超硬磨具的具體參數;
(3)為磨具生產廠的銷售部門提供用戶所需的普通磨具和超硬磨具的產品參數;
(4)為磨具用戶的采購人員提供適合磨削加工的普通磨具和超硬磨具的具體產品參數。
此次全新升級的配方設計程序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磨料磨具行業企業的高度關注和踴躍報名。截至發稿前,記者獲悉:為保證培訓質量,又因培訓場地限制等因素,本次培訓只限50人,目前僅剩少量名額。望相關企業相互轉告、盡快爭取報名。(報名辦法:點擊進入)
超硬材料金屬結合劑與普通磨料陶瓷、樹脂結合劑磨具配方設計程序優勢特點:
1、原創性。該程序是李印江教授以50多年在磨料磨具行業從事生產工作和教學經驗以及積累的資料編制而成,未見有接近或相同的應用程序。
2、直接支持工業生產。該程序針對機械工業生產的要求直接給出磨具的應用配方。并不是空對空的議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3、程序內容豐富。該程序所能給出的配方涵蓋了汽車、軸承、工具、民用等17大項的應用配方,可以選擇棕剛玉、白剛玉、黑碳化硅、綠碳化硅等各種磨料和金剛石、CBN等超硬磨料,使用陶瓷、樹脂、金屬結合劑磨具的配方,有12000個配方點,1000多個具體的應用配方,實際能產生的配方遠多于這個數字。
4、歷史的總結。上世紀50年代后我國機械工業迅速發展,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磨料磨具工業也緊緊跟上并得到前蘇聯、前東德國家的幫助,有關磨加工的資料也受到重視。李印江教授搜集了上世紀60年代初到90年代的磨具應用資料,以《磨料磨具技術手冊》(1993年出版)為主,總結編制了本程序,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5、先進性。該程序通過互聯網可以在全國各地上網應用,不受地區限制,便于在全國推廣,并且可以隨時升級!用戶通過程序所取得的配方具有保密性,不為使用者以外的人所知,保護了使用者的技術秘密。
陶瓷樹脂結合劑磨具配方設計程序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磨具制造核心——配方設計工作的效率,滿足了磨具生產廠家的需求,可謂是磨具制造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