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位于太行山深處,煤炭、鋁礬土資源豐富。前述資源成為該縣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也正因為如此,當地偷采、亂采資源、違規占地采礦現象頻發。其中不乏一些全國知名企業的身影。...
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位于太行山深處,煤炭、鋁礬土資源豐富。前述資源成為該縣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也正因為如此,當地偷采、亂采資源、違規占地采礦現象頻發。其中不乏一些全國知名企業的身影。中國鋁業便是其中之一。交口縣康城鎮上科村村委會計姚醒龍等人舉報稱,中國鋁業旗下的下桃花耐火粘土礦(以下簡稱‘下桃花粘土礦’)在采礦過程中大肆越界侵占村民耕地。約定占地約1600畝,但實際卻占用超過5000多畝。交口縣安監局稱,這一鋁礬土礦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交口縣政府、國土資源局等部門未回應這一事件。
全村八成面積被采空
上科莊村位于交口縣康城鎮東北角,該村總面積約5000畝,其中可耕地及基本農田1400余畝,不宜耕種有植被覆蓋的坡地、林地、丘陵及道路村莊等共計3600余畝。
姚醒龍等村民說,早在1998年之前,有村民曾在村子及周邊對露天礦產資源進行零星開采,隨后被叫停,山體、耕地得到了較好保護。據了解,為了防止全省各類對資源盜采現象的死灰復燃,2008年8月,山西省政府專門出臺《關于立即停止以各種名義違法開采淺層煤,淺層礦的緊急通告》,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違法開采淺層煤、淺層礦。
但僅過了3年,2011年1月7日,交口縣金龍煤業有限公司(下稱“金龍煤業”)作為下桃花耐火粘土礦“代理人”,與上科莊村簽署“協議書”,約定采礦占地范圍為該村所屬全部面積。“協議書”顯示,下桃花粘土礦即將更名為“中國鋁業總公司山東分公司(下稱‘山東鋁業’)交口縣下桃花礦”,該礦全權委托金龍煤礦負責下桃花礦的開采、經營管理。“協議書”稱,乙方地界處于甲方礦界之內。資料顯示,“礦方”原法人張炳哲,同時任山東鋁業陽泉鋁礦法定代表人。此后,金龍煤礦就開始以山東鋁業名義進行開采、施工。
“協議書”約定的開采范圍限定于2.5平方公里內,其中占用土地時間為2011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共計17年。蓋章單位包括下桃花粘土礦、康城鎮人民政府等。但姚醒龍等村民卻質疑,根據下桃花粘土礦采礦許可證拐點標定范圍,是以下桃花村某處為中心,方圓2.5平方公里,僅涉及上科莊1000余畝土地。他稱,包括他在內的村民最初對上述“協議書”并不知詳情,所簽協議是在未征得全體村民們同意下悄然簽訂。5年過去,全村超過8成的面積都已經被采空。
被舉報礦山涉違法采礦
下桃花粘土礦《采礦許可證》還顯示,該號為C140000209106220042713,開采礦種為耐火粘土礦、山西式鐵礦,有效期為兩年零六個月,即2010年12月31日至2013年6月30日止;籌建期工商營業證號為141130100002907,經營期限至2011年6月30日。工商登記信息顯示,2011年4月,此證已處于“吊銷,未注銷”狀態。
交口縣安監局證實,該礦目前沒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該局曾多次督促,下桃花粘土礦實際上存在手續不全等違規問題。也就是說,該礦已經涉嫌違法采礦,其采礦行為是是盜采。據悉,早在2014年1月13日,交口縣政府就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露天開采管理規范露天開采行為的通知》,明確“現有露天開采企業手續不全或手續證件過期的繼續全部停產停建”。該通知要求,非煤礦山露天開采企業要“四證”齊全有效,即《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礦長安全資格證。該通知并對土地復墾、占地等做出了嚴格要求。
2008年8月12日,山西省政府就出臺了《關于立即停止以各種名義違法開采淺層煤,淺層礦的緊急通告》并強調: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違法開采淺層煤、淺層礦,如有違法立即停止,各地各部門不得再行批準和同意此類涉煤涉礦項目上馬。直到2014年4月11日,山西省政府人民辦公室再次下發《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嚴厲打擊非法采礦活動的通知》(晉政辦發[2014]25號)要求各級政府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采礦行為,其中包括無證非法采礦行為,越層越界,以探代采,擅自改變開采方式,采用破壞方法等違法采礦行為的通知。
雖然山西省、市、縣三級均出臺過相關禁令,但依然難以全面制止各類盜采資源的行為。山西省部分鋁礬土業內人士介紹,金龍煤業與下桃花粘土礦之間并不存在隸屬關系,能作為其“代理人”在交口境內未批先占違法開采,并非易事。姚醒龍等村民實名舉報信中亦描述,金龍煤業最終以一畝20多萬元的價格轉賣給福建商人進行開采,此項交易的整個開采過程中對國家礦產資源造成幾十億元的經濟損失,“這里面利益太大且錯綜復雜,采礦者對政府禁令被熟視無睹,違規行為還是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