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個案例非常典型,一個證據是,今年是這家公司創始人誕辰200周年——你要知道,在200年前,中國還是嘉慶年間,和珅倒臺不久,英國人也都還沒來得及向中國販賣鴉...
這個案例非常典型,一個證據是,今年是這家公司創始人誕辰 200 周年——你要知道,在 200 年前,中國還是嘉慶年間,和珅倒臺不久,英國人也都還沒來得及向中國販賣鴉片。它的創始人是名符其實的古人。這家公司是西門子。
對,你印象中那個賣洗衣機、冰箱,早些年還有手機、筆記本電腦的公司。它曾經無處不在,它的廣告語“博大精深”也竭力展現著一點,可電器和電子產品行業變化如此之快,事到如今,西門子還有什么可夸耀之處?
一些數據證明了這個古董級的德國公司依然葆有活力:2015 年——在它成立 168 年的時候,在全球 500 強中排名第 63 位,年收入是 756 億歐元,利潤則是 73.8 億歐元。
如果考慮到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兩年半、集團企業則是七年左右,我們就有理由繼續追問這個話題,一個大公司是如何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存活,而且一直是最有實力的公司。
1、西門子的發展趕上了三次工業革命
西門子是靠電報起家的。
這第一桶金得虧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生,詹姆斯•瓦特在 18 世紀末改良了蒸汽機,蒸汽機被用于蒸汽火車。隨后,西門子在鐵路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商業網絡。
1830 - 1840 年代,由于低廉的運輸成本,鐵路網像蜘蛛網一樣迅速地覆蓋了整個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鐵路網的擴張帶來了對于通信的需求,不同的站點之間需要即時溝通,以便更好的調度火車,一個巨大的電報市場正在出現。
1847 年,31 歲的維爾納•馮•西門子發明了一種新式的電報機,并以此為基礎創立了西門子公司。西門子的電報網也開始伴隨著鐵路網的擴張,開始在歐亞大陸上慢慢生長。1848 年,西門子公司鋪設了第一條位于歐洲的長距離電報線路,這條 500 公里長的線路從德國首都柏林一直延伸到法蘭克福。1870 年,西門子又鋪設了從倫敦到印度加爾各答的電報線路,全長 8000 公里。
但第一場重大危機很快就來了。由于技術不過關,電報的傳輸頻頻遇到干擾、甚至是中斷,暴怒的普魯士政府決定拋棄西門子。
失去了最大的客戶,維爾納•馮•西門子決定轉而進軍電氣領域。這里的“電氣”簡單說來就是和發電、傳輸電、以及使用電相關的東西,這也是維爾納•馮•西門子作為一個電氣工程師最熟悉的領域。
這一決定幫助西門子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好時機。電究竟是多么重要的東西?放到現在,這根本不是個問題??稍?150 年前,西門子就看到了這一點。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要不犯什么大錯,賺錢、擴張是很容易的事情。1930 年,西門子的雇員總數達到 12.7 萬人,趕超它當時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AEG ,成為歐洲最大的電氣公司。發電機、電燈、電氣列車,你可以在世界每一個通了電的角落里發現西門子的身影。
到了二十世紀末期,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啟了電子和信息時代。這一次,西門子慢了。它陷入了經濟學上所說的“經濟鎖定” (TechnologicalLock-in) 的陷阱——通過技術建立起競爭優勢的公司容易對這個技術產生依賴,從而忽視了新技術誕生的可能性,并且錯失了延續自身生命力的機會。
西門子開始生產手機,但是敗給了諾基亞。西門子的網絡設備,還是輸給了諾基亞。西門子又加入了個人電腦的領域,可這個市場一直都是康柏、戴爾、和惠普在統治??傊?,西門子幾乎沒有制造出一件成功的電子消費品。
在 2014 年西門子把它的家電業務全部賣給了博世集團之后,它就幾乎沒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業務了——也幾乎看不到宣揚西門子“博大精深”的廣告了。但西門子的產品線仍然非常豐富?,F在,西門子最主要的產品包括鐵路和交通中需要用到的各種電器設備、發電設備以及電力傳輸設備、工業生產中用到的設備、以及建筑所需要的電力設備等。簡單地說,它變成了一個面向公司和政府的公司,在上海、北京的地鐵,和中國高鐵中都有它的技術。
讓西門子再扳回一局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并不只是電子消費品,新能源也算一個。西門子在這期間大量收購風電、核電企業。在醫療領域,西門子則收購了拜耳診斷學公司以及超聲波流量計公司。
2、西門子業務很多元,轉型也很方便
這家大公司的轉身比人們想象中的更迅捷。這從果斷中止早期的電報業務就可見一斑。
失敗總是頻繁發生,這無可回避。以手機為例吧,從 2001 年到 2004 年,外觀精致的諾基亞手機把產品笨重丑陋的西門子打得慘敗,西門子在手機市場上的占有率從 8% 跌到了 2% 。
但這些失敗對于西門子來說無傷大雅,不像柯達,在膠片業務不行了以后只能宣布破產。發現自己的手機業務始終處于虧損之中,而且似乎也沒有什么特別好的辦法能夠挽救手機業務,西門子最終選擇了把手機業務賣給了明基,從而從手機這個市場中脫身。做出這個決定對西門子來說并不困難,從 1996 年開始,西門子會在內部對每一個業務進行審查,如果沒有在行業內處在前三的位置,那么這個業務就可能會面臨著被出售的風險。
對家大業大的西門子來說,這就像是是壁虎在遇上危險時會斷尾逃生一樣。尾巴斷了就斷了,反正也能重新長回來。手機不行了,西門子還可以賣電腦。電腦賣不出去,還可以賣家電。家電遇上問題了,還有發電機的生意……有意思的是,這個做法來自于西門子最大的競爭對手通用電氣。通用電氣董事長杰克•韋爾奇的信條之一就是,如果一個業務沒有做到數一數二的位置,那就徹底放棄它吧。
這些大公司這樣做的底氣還在于,多元化總能幫助它挺過危機。就好像諾基亞,雖然它留給世人的印象是那個手機做不下去最終破產了的公司。但事實上,在把手機業務甩給微軟以后,諾基亞依賴它的網絡設備銷售業務, 2014 財年的收入達到了 127 億歐元。
你應該還有印象,這也是西門子在成立不久就由西門子維爾納•馮•西門子確定的原則,要涉獵“所有的”和電氣相關的業務。在手機、PC 等電子消費品業務相繼失敗以后,西門子把自己的業務重組為能源、醫療保健、工業、基礎設施與城市四個部門。相比起來,那些電子消費品業務的體量還真的不怎么重要。
3、全球市場也是西門子規避風險的方法
另一個幫助西門子避免破產的命運的秘訣就是全球化。這一點西門子也早在自己的電報業務面臨問題時就已經體會到了。
在西門子剛剛成立的那幾年里,西門子急著擴張自己的市場。一著急就容易出問題,技術還沒有成熟就和政府簽訂了訂單,電報線路鋪設時也為了趕工出現了絕緣保護做得不夠的問題,所以西門子早期的不少電報線路的通信質量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暴怒的普魯士政府這時候推了西門子一把,停止和這家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合作。
把西門子救回來的是俄國人。1850 年代,俄國政府允許西門子用兩年時間建設了全長一萬英里的電報網絡,同時西門子也成為了俄國政府長期合作伙伴,負責保養這些電報線路。
這些長期合同所帶來的豐厚利潤拯救了危在旦夕的西門子,也成為了西門子早期發展的重要支持,雖然從事實上來講,俄羅斯人所支付的報酬和西門子所提供的服務并不匹配。
在那以后,國際市場就一直是西門子最重要的戰略。1872 年,光緒出生還沒有幾年,西門子就已經進入中國了。從電報、到發電機、再到電燈,西門子在中國的生意越來越大。到了 1910 年,西門子還特意創建西門子中國電氣工程公司,直到新中國成立,西門子被趕出中國市場。
不過很快,西門子就回來了。1978 年 12 月,中國剛剛從動亂中恢復過來,政治局勢還不太明朗的時候,西門子就在上海舉行了“電氣電子技術博覽會”。在感嘆西門子膽量的同時,國際市場對西門子的重要性也再明顯不過了。
時至今日,德國本土的收入只占西門子的 15% 不到,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收入占到了 36% 。西門子的發電機、電氣列車、工業和建筑設備等都是快速發展的新興國家最需要的產品。新興市場不僅是西門子近年來最重要的增長點,也是西門子對抗風險的一種工具。
4、這里還有一些西門子的花絮
在西門子漫長的歷史當中,有一些故事雖然和他的經營并不是直接相關,但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西門子這家公司——德國公司中有不少西門子這樣的“老古董”
西門子成立至今已經 169 年了。對于大部分中國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需要仰望的數字。但放在德國,這就不是什么特別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根據帝國資訊銀行史料館的記錄,德國是世界上擁有百年企業最多的國家之一,擁有約兩千家百年企業。梅賽德斯奔馳成立于 1870 年?;ぞ揞^巴斯夫 (BASF) 成立于 1865 年。另一家化工企業拜耳 (Bayer) 成立于 1863 年。
這當中部分是因為德國進入工業革命的時間晚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在英國興起的,于是帶動了一大批紡織、鋼鐵、和煤礦企業的誕生。但后來這些行業漸漸衰落,這些企業也就都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但也是因為“技術鎖定”,英國沒有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于是給德國人創造了不少機會。
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創造的機會更多是和基礎設施相關,所以也保證了這一批誕生的德國企業能夠長盛不衰。一戰、二戰兩次摧毀了德國,德國又兩次從廢墟上重建,這當中為德國企業創造了大量機會。西門子也是其中最大的獲益者之一。
當然,這些企業并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按照維基百科給出的歷史最悠久企業名單,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司是日本一間建筑公司金山組(Kongo Gumi)。他創辦于公元 578 年,現存世上最古老的“千年企業”,它的最主要的業務是建設寺廟。
5、納粹是西門子一段慘痛的歷史
在希特勒上臺之后,德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專制。對于企業來說,他們或者屈服于希特勒的統治,或者是希望能夠借助希特勒的力量賺錢,總之,他們多少都開始變得“納粹化”。
西門子也不例外。戰爭期間勞動力嚴重缺乏,西門子就把集中營中的戰俘抓來工作。不少集中營工人上午為西門子公司生產電氣設備,下午就在公司建造的毒氣室里被毒死。1944 年西門子的 20 萬雇員中,超過 15 萬是集中營在押犯人。
二戰結束后,西門子公司在戰時的行為受到追究,一些西門子董事會成員有的自殺,有的被蘇聯紅軍押走。西門子董事會副主席弗里德里希•盧尚在 1945 年希特勒自殺后,也跟著自殺了。這段不光彩的歷史成為西門子諱莫如深的往事,時至今日西門子網站的新聞資料庫里僅有非常零星的記錄。
但也不全是這樣殘忍的行徑。1937 年日軍實行南京大屠殺期間,時任西門子南京辦事處主任約翰•拉貝憑借其德國國籍和納粹黨員的身份,建立南京戰時安全區,保護了約 25 萬中國平民。
后來,約翰•拉貝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拉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