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國制造2025”推動下,3D打印迎來高速發展期,技術瓶頸不斷突破,市場空間巨大。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
在“中國制造2025”推動下,3D打印迎來高速發展期,技術瓶頸不斷突破,市場空間巨大。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場。 近年來,我國3D打印技術逐漸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展現出新興技術的巨大潛力。管理層對3D打印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大:科技部2013年公布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首次將3D打印產業納入其中;2014年3月,北京市科委公布《促進北京市增材制造(3D打印)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的工作意見》,提出設置3D打印科技重大專項,全方位支持3D打印全產業鏈技術創新,持續推動3D打印產業發展;2015年,《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以及《中國制造2025》相繼出臺,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的發展方向,彰顯了我國對于發展3D打印產業的決心。
分析人士指出,3D打印未來最有可能在航空航天、醫療、模具和工業設計領域大放異彩,應用領域想象空間無窮。
3D打印制造出來的金屬零件,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快速試制等特點。目前,國內有多個省市成立了地方3D打印產業聯盟,將3D打印作為重點發展產業。
西南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中國市場規模正處于從無到有的擴張階段,這得益于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政府的大力支持、3D打印概念的快速推廣、資本市場的追逐熱捧。國內二級市場對于3D打印仍處于主題投資為主的階段,設計材料類、設備類和應用服務類個股整體受益。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中國制造2025”風口下,3D打印迎來爆發機遇;3D打印高速發展,未來市場可期;基本面上,上市公司紛紛尋找3D打印切入點。掘金3D打印,建議把握三大投資主線:一是打印材料市場空間大的企業,二是配備3D打印高端設備的企業,三是布局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