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數據不盡樂觀,政府24日再出新政。在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堅決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數據不盡樂觀,政府24日再出新政。在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堅決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切實改善融資服務等七個方面意見。外貿增長壓力大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下降15.5%。
6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8,較5月回落0.2,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這表明未來兩三個月對外貿易出口壓力依然較大。專家指出,在短期增長壓力仍然不小的背后,中國外貿發展已經進入中低速增長新階段。
雖然增速下滑,但外貿發展質量逐漸提高。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在保持傳統優勢產品出口增長的基礎上,部分裝備制造產品出口也實現良好增長。進口方面,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明顯好于同期進口情況,其中電子技術、生命科技、生物技術等進口表現突出。
“盡管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增速放緩,但一個好的現象是,無論是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區域布局、企業結構,還是貿易結構都在進一步優化。這將為‘優進優出’戰略轉型奠定良好基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
多措并舉穩出口
進出口增速下滑由多種原因所致,國家穩外貿政策因此從多方入手,對癥下藥。國務院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主動作為,多措并舉,促進本地區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
為減輕外貿企業負擔,《意見》要求堅決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加大對取消收費項目落實情況的督察力度,形成外貿企業松綁減負長效機制,防止亂收費問題反彈。
人民幣匯率是上半年出口成本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意見》指出,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進一步提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便利化水平,擴大結算規模。研究推出更多避險產品,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損失。
針對傳統外貿商業模式優勢弱化的現狀,《意見》指出,加快推進外貿新型商業模式發展。2015年底前提出進一步擴大相關試點范圍和推廣外貿新型商業模式的方案,于2016年初開始實施。
為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意見》要求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強化跨部門、跨地區通關協作,加快推進形成全國一體化通關管理格局。加快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在沿海各口岸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
對于企業出口,國務院出臺了具體支持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及新興市場開拓的支持力度。實現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應保盡保,進一步簡化程序;進一步落實出口退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及時足額退稅。
擴大進口有新招
面對貿易順差,中國一直致力于通過擴大進口來解決。統計顯示,中國已經連續5年進口規模居世界第二位。但因為出口增長更快,貿易順差較大,所以要繼續擴大進口。今年年初時,沈丹陽表示,擴大進口仍將是今年外貿政策的主要著力點之一。
專家表示,通過進口,中國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還可拉動很多國家需求,促進其他國家經濟增長、就業、稅收乃至產業發展。
此次國務院要求繼續加強進口工作,具體措施包括擴大優惠利率進口信貸覆蓋面,將《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納入支持范圍。2015年7月底前調整出臺《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相應調整進口貼息政策支持范圍,促進國內產業升級。
完善消費品進口相關政策,對部分國內需求較大的日用消費品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適度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