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43.2億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
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43.2億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86.1億元,同比下降0.4%。具體來看,1-3月份,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96.4億元,同比下降29.3%;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3億元,下降1.3%;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072.4億元,下降5.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95.9億元,增長6.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503.8億元,增長6.8%。
1-3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655.5億元,同比下降61%;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0680.2億元,增長4.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1207.5億元,增長17%。
1-3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持平,8個行業下降,2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情況: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9%,紡織業增長6.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0.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8.3%,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6.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2.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6.4%,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61.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71.7%,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1.7%,汽車制造業下降1%,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2073.4億元,同比增長2%;發生主營業務成本207617億元,增長2.2%。
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911949.8億元,同比增長8.2%;負債合計521643.1億元,增長6.4%;所有者權益合計390306.7億元,增長10.6%。
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01651.6億元,同比增長9.3%;產成品存貨36327.7億元,增長7.7%。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18%,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77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6.6元,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06.3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5.6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7.5天。3月末,資產負債率為57.2%。
記者27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4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指出,3月份工業利潤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利潤降幅有所收窄。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0.4%,降幅比1-2月份收窄3.8個百分點;1-3月份,累計利潤同比下降2.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二是利潤率有所提高。3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65%,1-3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18%,分別比1-2月份提高0.75和0.28個百分點。
何平表示,3月份工業利潤降幅收窄的原因是:
原材料價格降幅加大。3月份,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降幅與1-2月份持平,而原材料購進價格下降5.7%,降幅比1-2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下降增加了企業盈利空間。
投資收益由降轉升。3月份,企業投資收益同比增加77.7億元,拉動利潤增長1.5個百分點。而1-2月份投資收益則同比減少30.6億元。
財務費用由升轉降。降息對企業的增利作用逐漸顯現,3月份,企業財務費用同比減少65.9億元,相當于拉動利潤增長1.3個百分點,而1-2月份財務費用同比增加27.4億元。
石油加工等行業盈利明顯好轉。受原油價格變動的滯后效應和高成本原油庫存逐步消化等因素影響,3月份,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利潤同比增加107.5億元,而1-2月份則同比減少285.5億元,3月份比1-2月份盈利大幅好轉,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提高5.8個百分點。此外,汽車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盈利狀況也比1-2月份有所好轉。
何平認為,盡管3月份利潤降幅有所收窄,但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形勢依然嚴峻。因需求偏弱,工業生產增速放緩,產品價格持續下降,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明顯下滑,制約企業利潤增加。同時,銷售低迷導致企業庫存壓力持續加大、應收賬款居高不下。3月末,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7.7%,增速比累計主營業務收入高5.7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5.6天,同比增加0.8天。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9.3%,增速比累計主營業務收入高7.3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7.5天,同比增加2.8天。庫存壓力和資金周轉困難又進一步制約了企業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