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歷經了幾年的低潮期,中國光伏產業從去年開始回暖,業內人士更是看好今年的發展勢頭。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加大技術投入,嚴控產品質量,規范競爭模式,才能有利于開拓市場,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新...
歷經了幾年的低潮期,中國光伏產業從去年開始回暖,業內人士更是看好今年的發展勢頭。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加大技術投入,嚴控產品質量,規范競爭模式,才能有利于開拓市場,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新能源產業中的實力和份額。隨著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漸緊缺,光伏技術憑借著低成本、便利化等諸多優勢,近10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在世界一些主要國家中,尤其是發達國家,紛紛以退稅、稅收抵免和其他激勵措施的形式向太陽能產品的最終用戶、經銷商、系統集成商和制造商提供補貼和經濟鼓勵,以促進太陽能在并網應用中的使用,降低對其他能源的依賴。在國家積極布局光伏市場的同時,光伏企業也抓住機遇,開展了對市場的爭奪。
歐美市場迅速發展
最新出版的英國項目追蹤數據庫報告顯示,2014年英國大型電站的迅速成長將促使英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市場。報告顯示,英國最近超過120座大型電站項目獲得了建設批準,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計劃將于一年內完工。根據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發布的《太陽能光伏發展藍圖》和《太陽能光伏發展戰略》報告,強調到2020年,英國光伏累積容量將達20GW。據報告,截至2014年4月底,英國建成了325座以上MW級電站項目,且超過60個不同地點的項目裝機容量在10MW以上。此外,還有444座大型地面電站處于各個不同的規劃階段,其中124座已獲得建設批準且計劃在2015年4月英國可再生能源義務法案支持力度減弱之前完成安裝。
據了解,除了英國計劃要新建的幾個GW項目儲備之外,已完工電站的交易已經形成一個蓬勃發展的二級市場。對最近已完工電站的收購數據顯示,英國現有的太陽能電站投資估值約為25億英鎊(42億美元)。NPDSolarbuzz副總裁芬利·科爾維爾表示,完成上述目標需要兼顧屋頂系統和地面電站建設,2014年10MW以上的大型地面電站將占主導地位。
作為全球光伏領導者之一的德國,在利用光伏產電能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歐洲能源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德國在6月9日中午首次超過50%的電能來自太陽能。今年前5個月德國的光伏產電能已經達13.5千瓦/小時,比去年同期增加34.8%。光伏電量的消耗在第23日歷周中因為連續的晴天,甚至達到了13.5%。據歐洲市場調研機構EuPD預測,德國對太陽能儲蓄電池系統銷售數量將從2013年的6000個上升為2018年的10萬個以上,德國太陽能儲蓄電池市場今后三年將會暴漲。
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對光伏產業也實行了多元化和創新的支持政策,美國的光伏應用市場迅速發展。據了解,美國并沒有采用流行的全國式FIT補貼模式,而是采用初始投資補貼、電價補貼、光伏投資稅收減免、加速折舊稅盾、綠色電力證書、凈計量電價等一系列政策,與FIT相比,其更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的發展。近日,美國太陽能項目開發商Nexamp與BoyScoutsofAmericaInc.聯合宣稱馬薩諸塞州拉特蘭郡一座裝機量6兆瓦太陽能列陣投產。Nexamp指出,該項目是美國東北地區新英格蘭最大的太陽能列陣。
日本太陽能市場被看好
記者從中國太陽能網了解到,目前海外企業在日本太陽能電池市場所占份額正在增大。在面向價格競爭激烈的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等企業客戶時,海外企業比日本本土制造商更具價格優勢。
日本實施以固定價格收購可再生能源制度已進入第3年,在收購制度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英利綠色能源公司和加拿大太陽能公司便進入了日本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海外企業在報價時比日本廠商便宜一成左右。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度,海外廠商幾乎未進入日本市場,但在2012年度迅速獲取了23%份額,2013年度增至29%。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享受收購制度的太陽能機組裝機容量高達6572萬千瓦,但已開始發電的僅為871萬千瓦,占13%。據分析,未來投入運轉的有大半是大型太陽能發電站,海外廠商將進一步擴張勢力。
同時,越來越多的海外企業進軍日本的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產業。美國通用電氣(GE)集團決定向岡山縣久米南町2.6萬千瓦項目出資,還將參與該縣瀨戶內市23萬千瓦的大型項目。在長崎縣佐世保市的離島,德國太陽能發電公司PVDP將建設裝機容量43萬千瓦的大型太陽能發電站。
此外,海外企業還從日本公司手中收購太陽能項目。近日,美國開發商NRGEnergy宣稱已從日本東芝國際集團處收購了一座位于美國維爾京群島4兆瓦的SpanishTownEstate太陽能項目。
據NRGEnergy透露,通過為期25年的購電協議,該電站生產的電力將出售給維爾京群島水利電力署(W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