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5月份國民經濟穩中趨緩現企穩跡象,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2014年5月份,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6317萬噸,折合日消費量為203.76萬噸,環比微降1.83%,同比下降1.8%...
1. 5月份國民經濟穩中趨緩現企穩跡象,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2014年5月份,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6317萬噸,折合日消費量為203.76萬噸,環比微降1.83%,同比下降1.8%。5月份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減少113萬噸,粗鋼產量同比增加176萬噸,鋼材凈出口同比增加289萬噸,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已經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這四個月國內粗鋼生產所以還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主要靠鋼材凈出口來支撐。這種情況只有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2008年下半年出現過,2008年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2.9%,增幅比2007年回落9.7個百分點,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全年變化趨勢來看,2008年1-4季度粗鋼消費量同比增幅分別為13.91%、18.65%、-5.31%和-13.06%。3、4季度出現了大幅下降。其中8月—12月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連續下降了5個月。
2014年1-5月,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為3.13億噸,同比僅僅增加26萬噸,同比微增0.1%,由于5月末社會庫存同比下降395.77萬噸,會員鋼鐵企業庫存同比增加27.85萬噸,說明2014年1-5月國內粗鋼的實際消費量沒有增加甚至是小幅下降的。
2014年1-5月國內粗鋼產量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凈出口消化的。1-5月鋼材凈出口(折粗鋼)量占同期我國粗鋼產量的8.59%,而鋼材凈出口(折粗鋼)增量(878萬噸)占同期我國粗鋼增量(903.6萬噸)的97.2%,說明1-5月國內粗鋼產量增量部分也基本依賴出口消化,國內市場需求雖然仍保持較大規模,但需求增長空間已很有限。
2. 鋼材價格重新下探,已連續8個月低于100點
受產能過剩和鐵礦石價格下跌的影響,鋼材價格在4月份小幅回升后重新下探,已連續8個月低于100點。截至2014年5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94.27點,環比減少1.7點,降幅為1.77%,比2013年年末跌幅為4.91%,同比下跌7.42%。其中,長材價格指數為95.80點,環比減少2.39點,降幅為2.43%,同比下降8.52%;板材價格指數為95.22點,環比減少1.01點,降幅為1.05%,同比下降5.48%。
2014年7月4日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經跌到92.73點,在鐵礦石價格尋底過程中,鋼材價格也將隨著波動。
3、鋼材庫存持續下降,社會庫存環比降幅達到15%
5月份,我國國內鋼材需求小幅波動,在粗鋼日產水平環比下降和出口大幅增長的作用下,庫存持續下降。2014年5月末,全國主要鋼材市場、五種鋼材(中板、冷軋薄板、熱軋薄板、線材和螺紋鋼)社會庫存量為1424.03萬噸,環比下降246.87萬噸,降幅為14.77%;同比下降395.77萬噸,降幅為21.75%。從分品種看,5月末,長材庫存為810.9萬噸,環比下降199.65萬噸,降幅為19.76%,同比下降228.10萬噸,降幅為21.95%;板材庫存為613.1萬噸,環比下降47.23萬噸,降幅為7.15%,同比減少157.67萬噸,降幅為20.46%。
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庫存看,5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庫存為1385.20萬噸,環比下降44.63萬噸,降幅為3.12%,同比增長27.85萬噸,增幅為2.05%。
4. 重點鋼鐵企業利潤連續3個月回升,前5月整體盈利
5月份,鋼材價格小幅下探,同時原燃料價格延續了下跌的走勢,并且跌幅大于鋼材價格的跌幅,這也是當前鋼鐵行業持續盈利的主要原因。
2014年5月份,88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當月盈利28.47億元,環比增長132.40%;銷售利潤率為0.90%;實現工業總產值2543.58億元,環比下降1.87%;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166.55億元,環比下降0.53%。
2014年1-5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559.37億元,同比下降2.10%;實現銷售收入15036.08億元,同比微增0.95%;累計盈利17.54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2.82億元,同比下降46.55%。
5. 重點鋼鐵企業產成品連續兩月下降,財務費用大幅度增長
與鋼廠庫存數量下降相似,以金額統計的企業產成品庫存也持續下降。2014年5月末,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存貨占用資金5973.3億元,比4月末減少90.5億元,降幅為1.49%,同比增加175.3億元,增長3.0%;其中,產成品環比減少15.9億元,環比下降0.81%,同比增加27.7億元,增長1.5%。
2014年1-5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期間費用總計1020.9億元,同比上升8.8%。其中,管理費用444.8億元,同比下降7.5%;財務費用412.8億元,同比增長29.0%;銷售費用163.3億元,同比增長18.9%;上述數據表明,1-5月重點鋼鐵企業僅財務費用一項就增加92.8億元,隨著銀行借貸的逐步收緊,鋼鐵企業獲得長期貸款越來越困難,而不斷增加的短期貸款使得財務成本居高不下。5月末,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短期和長期貸款比值為2.85;其中長期借款為3588.9億元,同比增長1.9%;短期貸款為10231.2億元,同比大幅提高了10.6%。
6. 鐵礦石市場供需已發生根本性改變,進入買方市場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持續下降,鐵礦石市場已經進入買方市場,在鐵礦石價格的下降回歸途中,不要輕易言底,經歷過暴漲的瘋狂鐵礦石畢竟要回歸原型,要承受暴跌的痛苦,因為鐵礦石的資源豐富,只是投資建設期比鋼廠長幾倍,但大幅度增長的需求期限相對有限。國內高成本鐵精礦將無法阻止進口鐵礦下降的步法,今后將是進口低成本鐵礦逐步取代國內部分高成本鐵礦的過程。
據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監測,6月25日CIOPI進口鐵礦石(62%品位干基粉礦)價格降至92.72美元/噸,比2013年年末的131.18美元/噸下降38.46美元/噸,降幅為29.32%;6月25日,國產鐵礦石62%品位干基鐵精礦含稅價格為736.28元/噸,比2013年年末的916.86元/噸下降180.58元/噸,降幅為19.7%。鐵礦石價格經歷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降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從需求看,2009年至2013年我國生鐵產量年均增長超過5%,而進入2014年以來,雖然產量保持了較大的規模,但增量非常有限,前5個月累計生鐵產量同比只增長了68.9萬噸,增幅只有0.1%;同期全球高爐生鐵產量也僅增長597萬噸。需求增量和增速的快速下降是鐵礦石價格下降的重要因素。
第二,從供給看,前幾年鐵礦石行業較高的利潤率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礦業投資領域。國外四大礦山產能不斷增長,特別是FMG尤為明顯,今年四家企業的增產目標顯示,力拓和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增速在10%左右,淡水河谷也達到5%,而FMG增速近15%。2009年以來,國內礦山的年均投資增幅超過20%,鐵礦石產量也大幅增長,今年前5個月同比增長達到10.7%。正是因為大量投資產能的逐步釋放導致了鐵礦石產量供給的過剩;另一方面,與鋼鐵項目相比礦山建設的周期往往較長,前期一些在建礦山的逐步投產將使得后期過剩更為嚴重。鐵礦石港口庫存的不斷增長也說明了供應過剩(雖然部分企業用礦石進行融資,但主要還是供應增加所致),截至6月20日,我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達到1.16億噸,為歷史最高水平,比2013年年底增長31.1%,其中澳礦庫存增長49.4%。
鐵礦石行業是我國鋼鐵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國外許多礦山的生產成本遠低于國內多數礦山,但從國家和產業鏈安全的角度看,國產鐵礦石是不可或缺的,若一味的依靠進口將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綜合考慮礦山企業的實際情況,在不違背相關政策的情況下,降低礦山企業的賦稅成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7. 鋼材出口量增價跌,貿易摩擦時有發生
2014年5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達到807萬噸,超過此前高點2008年8月份768萬噸的水平;前5個月鋼材累計出口量3394萬噸,同比增長33.6%,而出口均價為793.7美元/噸,同比下降9.14%;與此對應的是進口量增長6.42%,進口均價增長4.18%。與去年年末相比,國內外鋼材價格水平下跌幅度為4.9%和2.3%。在國內外鋼材價格全線下跌的情況下,我國進口鋼材價格上升、出口鋼材價格大幅下降,說明國內鋼材價格與國外差距加大,也說明國內鋼材附加值低于國外。國內產能過剩、需求不旺使得國內鋼材價格易跌難漲,人民幣持續貶值也加劇了國內外鋼材價格的分化。
鋼材的大量出口也引起貿易國家的制裁,僅6月份就有印尼對中國的含硼鋼、美國對中國不銹鋼焊管、巴基斯坦對中國硅鋼和合金鋼、泰國對中國非合金鋼熱軋產品進行不同程度的制裁;另外,還有歐盟對中國的不銹鋼、摩洛哥對中國的冷軋、馬來西亞對中國的熱卷等展開調查。
近年來的貿易摩擦呈現出新的特點,除了常用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和制裁外,還以保護知識產權和國家安全審查等為名,將中國產品排除出市場。貿易保護手段也有了新的發展,比如加強對進口許可的管理、國家安全審查、逼迫中國匯率升值等。如何有效化解與貿易伙伴的摩擦和爭端是擺在中國企業和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