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德國研究機構BernreuterResearch研究報告預測,繼2013年短暫復蘇之后,多晶硅行業將再次身陷產能過剩“泥潭”。據Bernreuter初步預測,2013年全球多晶硅...
據德國研究機構Bernreuter Research研究報告預測,繼2013年短暫復蘇之后,多晶硅行業將再次身陷產能過剩“泥潭”。據Bernreuter初步預測,2013年全球多晶硅產量下滑至22.8萬MT,較2012年的23.8萬MT下降4%,主要原因在于2013年一季度較低的產能利用率。不過,2013年新增光伏裝機量增幅達兩位數,至36GW,消耗了2011年與2012年大量的多晶硅庫存。
Bernreuter Research創始人JohannesBernreuter(該報告作者)表示:“雖然自2011年開始關閉13.5萬MT的多晶硅生產,短期之內緩解了產能過剩問題,但新進入市場的競爭者及重新開工的中國工廠將重新顛覆供需平衡——最遲將于2015年爆發。”
報告預測,現貨市場多晶硅價格將從2013年末的18美元/千克跌至2014年末的16美元/千克。然而,光伏產業的強勁增長有望消耗90%的多晶硅出貨量,這有助于驅動現貨價格的增長。
此外,BernreuterResearch預測2014年光伏裝機量的三種情況:43GW(低位)、46GW(基礎)以及49GW(高位)。在高位的情況下,2014上半年,多晶硅價格有望升至21~24美元/千克。不過,報告預測,在任何一種情況下,2014年末,現貨價格均將下跌至16美元/千克。
報告顯示,由于多達6.6萬MT的低成本多晶硅即將上線,成本高昂的制造商很可能會被擠壓出局,現貨價格很可能會因此下滑。其中約1/3的新產能基于采用甲硅烷的流化床反應器技術。在維持高純度硅的同時,該技術所需的生產成本仍遠低于成熟工藝。基于此,報告認為,價格呈可持續性增長的可能性極低。
Bernreuter聲稱:“至少在未來的三年里,部分業內人士所夢想的25美元/千克,甚至30美元/千克的現貨價格仍是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