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磨料磨具行業新產品研發能力薄弱,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的現狀,已成為行業同仁的共識。我國高端技術產品匱乏,主要依賴進口,隨著我國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的發展,需求越來...
磨料磨具行業新產品研發能力薄弱,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的現狀,已成為行業同仁的共識。我國高端技術產品匱乏,主要依賴進口,隨著我國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大,磨料磨具產品走高端路線是必然發展趨勢。2012年,世界經濟整體形勢不樂觀,我國磨料磨具行業產銷下滑,但是高端磨料磨具產品出口卻呈上升趨勢。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上升為頭等大事,我們要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增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調整企業產品結構,促進磨料磨具行業的發展。磨料磨具產品要分布高中低端發展路線,走差異化道路。
盡管2012年受歐債危機的影響,但對磨料磨具行業各個領域來說還算可以。2013年又將呈現什么樣的態勢呢?記者采訪了行業權威專家,共同探討2013年行業各領域技術發展方向,為磨料磨具行業同仁指明方向。
普通磨具:追求高品質設備智能化
2012年,做砂輪的小廠生意比較淡,大廠生意比較好。由于大廠不斷地擴大規模,管理費用逐步下降,競爭力得到加強,而小廠由于品質低下,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生存比較艱難。2013年的形勢可能和2012年差不多,小廠不需多說,小廠要想生存下來,必須走品質路線,以高品質低價位去求得生存。從國家政策來看,砂輪企業必須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品牌意識,提高設備自動化裝備水平。
國家堅持走改革開放道路,企業也應該堅持這一方針政策,企業如何走改革開放道路,那就是引進國外先進自動化裝備技術,不斷吸收消化,加速提高我國砂輪生產設備裝備制造水平,在國際市場中取得更有競爭力的位置。在行業中不斷地促進交流,優化資源配置,以求得我國砂輪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目前我們的砂輪市場,有人力,物力,財力,市場,缺的就是技術。而裝備制造水平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小企業是缺乏能力去搞的,大企業有能力卻無心去搞。國家必須要引導,對于愿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企業國家要優先扶持,樹立幾個典型,以點帶面,這樣就容易帶動整個行業的革新。其實砂輪企業做好的話是無污染的行業,主要是裝備水平太低了。
因為目前所謂的污染是完全可以得到處理的。比如混料,主要是粉塵,如果混料鍋全部是密閉性,污染就可以大大降低。國外可以做的到,為什么國內做不到呢?關鍵還是沒有去開發。
涂附磨具:高精尖是主流
近幾年,我國涂附磨具行業的發展,已在國際上占居一定市場。2012年,我國涂附磨具產品中的百潔布、干磨砂紙等產品已經替代進口產品,涂附磨具行業企業正朝著產品無缺陷、質量穩定、工藝細節、現場管理等方面發展。目前涂附磨具行業基本上己完成了機械化改造。
行業專家高忠認為,目前國內涂附磨具市場的低端產品嚴重過剩,而高性能高質量高科技產品非常短缺,仍依賴于大量的進口。2013年涂附磨具將從產品數量上的擴張轉向高質優產的發展,著重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生產過程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以適應高科技生產。
行業專家黎珊玉認為,高精尖是涂附磨具產品發展的主流,湖北玉立研發出的高端產品,正逐步取代進口產品,并占有國際市場;生產設備的更新也是實現人工智能發展的必然條件。他說,涂附磨具在工業生產中逐步占據重要的位置,中國的涂附磨具進入工業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階段。此外,超硬材料涂附磨具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超硬制品:市場前景廣闊
磨料磨具行業專家一致認為明年CBN制品、金剛石制品和相應的加工設備將有非常明朗的市場前景。行業專家李印江說,一片CBN砂輪的功效相等于二、三十片陶瓷/樹脂砂輪。對于企業來說,不管是原材料購入的量,還是成型產品的生產量、儲存及運輸,生產CBN砂輪的企業的投入將是生產普通磨具企業的三十分之一。
目前大多數磨料磨具企業對此并沒有很清楚的認識,再加上國內在CBN砂輪、金剛石砂輪產品上的研發能力還很有限,相關設備也不普遍,現在國內企業對這方面的重視遠遠不夠。這并不是說普通砂輪產品就沒有市場需求,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金剛石砂輪、CBN砂輪必然將占領普通砂輪的大部分市場。這需要引起大部分磨料磨具企業的重視。
在磨料方面,我們都知道普通磨料存在高耗能、處理難、礦產利用很受限等問題,而超硬磨料,在礦產利用上明顯要少,使用效率也更高,明顯的比普通磨料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磨料企業也要把眼光放長遠,改變經營模式和發展的意識,去開發高端的產品。
碳化硅:成也光伏敗也光伏
隨著國內光伏產業步入瓶頸,綠碳化硅作為目前用于光伏產業晶片線切割的材料,其實也陷入了困境,已經有不少碳化硅企業減停產。不久前中央財政撥付了70億元的資金支持光伏項目,2012年共撥付相關資金139億,在這樣的支持下如果光伏產業還不見起色,碳化硅行業減停產的事態將進一步擴大。碳化硅行業尤其是綠碳化硅在光伏行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必將因為光伏產業的涅槃歷程而經歷產能淘汰、產品升級的艱難轉變,最終也將會通過減少企業數量而獲得與上下游產業的平等話語權。只有企業數量減少、升級創新不斷,才能真正脫離苦水,正常發展,釋放出須有特殊產地的特殊產業的應有價值方向。
除了在光伏產業方面受阻,在磨料磨具的運用上,磨料磨具行業早已經產能過剩,以碳化硅為原料的普通產品在不斷萎縮,整個產業的升級指向超硬化,碳化硅正在被金剛石磨料逐漸取代。再加上,碳化硅生產受到石英石、石油焦或焦煤等自然資源的限制,受電力電價的影響,這些都與國家節能減排、支持新材料的大方向不相符。
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如果光伏產業沒法走出困境,碳化硅行業是很難實現增長的,甚至會加重。從更長遠來看,等到歐美經濟增長有所好轉,政府的資金支持見成效,碳化硅的前景應該就不會那么悲觀了,也許都等不到2015年就會有所好轉。畢竟干凈能源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只能說,碳化硅行業,苦于光伏,也將甜于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