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市場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沖擊?如何使企業面對挫折走出困境?針對這些問題,沁新集團總裁孫宏原同志提出了大力開展雙增雙節、修舊利廢、節能降耗等一系列的觀念及要求,號召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無小事,來規避風險,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剛玉事業部總經理高飛深刻領會總裁精神,召開專項會議,傳達總裁精神,并結合剛玉事業部實際情況做出強有力的安排部署,要求每個科室、車間在保障安全的同時,開展雙增雙節活動,不要只放在口上,而是要實實在在的落到實處。
一、根據供電負荷調整,剛玉事業部三臺冶煉爐調整為四臺,而配料車間配料工一直按三臺爐配制,增至四臺爐生產后,備料任務劇增,但車間并沒有提出增員的申請,而是深入現場了解實際情況,妥用增產不增人的辦法,車間干部全部投入生產現場參與生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動員工,從而同心同力,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圓滿的完成了生產任務,有效的做到了增效,減少了四名備料工的招聘,一個月降低工資成本10000余元。
二、為徹底進行冶煉拖送包及倒爐時的煙氣治理,今年進行了除塵管道串聯技術創新,使煙氣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存在投入較大的弊端,如送包環節從通知起備用除塵(一臺)至送包結束約15分鐘左右,約耗100度電;倒爐環節,從通知起備用除塵(兩臺)至倒爐結束約20分鐘左右,約耗150度電;每日按8爐次計算,每日起備用除塵耗電約2000度電,計800余元,為降低耗能,生產部經理李百會組織所轄車間負責人進行深入討論,大膽從工藝上著手改進,由原來的提前2小時送包改為倒爐前10分鐘送包,送包完成后倒爐,減少中間起停除塵環節,這一工藝實施后,從送包起備用除塵(兩臺)至倒爐結束需時約15分鐘,耗電約100度電,每日按8爐次計算,耗電約800度,計320元,每日可減少電耗450余元,全月可減少電耗約13500余元。
三、根據購進礬土的產地不同,礬土的品位不等,礬土品位的變化給爐臺實際操作帶來困難,對輔材的配入也帶來不便,為此,根據原材料的不穩定性及三氧化二硅的含量高的特性,為確保產品質量,組織每日對入庫礬土進行人工分撿,保障入倉礬土比入庫礬土的三氧化二硅指標下降一個百分點。有力的保障了入爐礬土的品位,降低了輔材的投入量,減少了冶煉時間,降低了電耗,更是保障了產品質量合格,通過分撿每爐次可減耗約50余元,全月按220爐次計算,可降耗11000余元。
節約無小事,大家要一起參與,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想辦法,動腦筋來挖掘、來思考、來節約每一分錢,匯小溪而成大海,從小著手、從大著眼,為企業的做大做強來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