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是一項集材料制備與零件成形于一體的制造技術,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多場作用下的粉末冶金新技術是一種在電、磁、熱、力等多場作用下的短流程加工制造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強脈沖電流形成的電場活化粉末表面,并在較低機械壓力下利用強電流快速加熱粉體進行燒結致密化,另外輔以適當的脈沖磁場以進一步提高傳質速率,改善燒結材料的組織和力學性能。已有工作表明,這種新技術具有燒結溫度低、燒結時間短、節能環保等特點;可通過一次成形燒結得到尺寸精度高、致密、組織細小的高性能材料和零件。據報道,這種新技術在陶瓷、金屬間化合物、復合材料、納米材料以及功能材料制備方面均表現出明顯優勢,已成功將電、熱、力三場耦合的方法引入這些材料的制備,獲得了致密、晶粒細小的高性能材料。
研究表明,在電流作用下,電遷移燒結頸的長大速率和金屬元素的擴散速率均明顯提高,說明除了電流所產生的焦耳熱以外,通過電遷移實現傳質是電流的另一個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施加電流后,中間層的生長速度明顯提高。例如,在650℃時通入強電流,Ni-Ti金屬層間的NiTi2的生長速率是無電流作用時的43倍以上。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電流還具有降低缺陷移動活化能,增加缺陷濃度的作用。研究還發現,脈沖電流與恒流電流在金屬粉末燒結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恒流電流主要通過產生焦耳熱進行整體加熱達到燒結的目的,而脈沖電流還具有通過放電等離子清潔粉末表面、降低擴散激活能和燒結溫度、細化晶粒的作用。
我國華南理工大學利用自主研制的電、磁、熱、力多個場耦合設備對鐵基、碳化鎢基、鎢基、銅基以及鈦基合金等粉末成形燒結技術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對Fe-2Cu-2Ni-1Mo-0.8C鐵基混合粉,經多場耦合成形燒結,使材料密度達到7.74g/cm3、橫向斷裂強度達到2331MPa,循環次數為107時的對稱彎曲疲勞性能σ-1達到506MPa。
(2)采用多場耦合成形燒結方法制備出的WC-Co8-Al2合金,其橫向斷裂強度和硬度分別達到1758MPa和90.2HRA,制備出無粘結劑WC的橫向斷裂強度達到1656MPa。
(3)采用多場耦合成形燒結技術制備出鎢基高比重合金,在有效抑制鎢晶粒長大的同時實現了粉末快速致密和燒結,獲得了平均鎢晶粒尺寸約200nm的近全致密塊體高硬、高強W-4Ni-2Co-1Fe合金和耐燒蝕高導電W-20Cu-0.5Co合金。
(4)研制出強度達到911MPa的高電導率Cu-10%Cr-0.5%Al2O3材料,顯著提高了材料的抗高溫軟化能力。
(5)將多場耦合粉末成形固結法和非晶晶化法相結合,制備出鈦基超細晶復合材料和塊體非晶復合材料。如抗壓強度達到2415MPa、斷裂應變達到32.6%的高強韌Ti66Nb13Cu8Ni6.8Al6.2超細晶復合材料;抗壓強度高達2450Mpa、壓縮比強度高達542MPa·cm3/g的超高壓縮比強度Ti89.7O7.4基超細晶復合材料以及由外加WC顆粒和內生延展相共同增強的Ti66Nb13Cu8Ni6.8Al6.2非晶復合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