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日,工信部與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了“2012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上半年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制造業產值已...
5日,工信部與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了“2012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上半年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制造業產值已居世界第一,潛在增長率下降是大勢所趨。
報告介紹說,中國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7%,2011年增速達到13.9%,預計2012年增速在10%左右。對比發現,10%的預期目標較年初計劃大約低了一個百分點。
報告還指出,目前工業增速已呈現出一些緩中趨穩的跡象,但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還會帶來新的沖擊,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影響當前工業增速放緩和企業效益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世界經濟不振、外需持續低迷帶來的影響,又有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造成的影響,同時,經濟運行可能進入到一個新的調整周期,各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大。其中,目前困擾制造業的因素包括外需萎縮、內需不足,以及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
根據介紹,我國多數工業產品已在國際市場中占有較高份額,但在外部需求持續萎縮的沖擊影響下,產能嚴重過剩也就表現得更為突出。如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超過1.6億噸,水泥產能過剩超過3億噸,鋁冶煉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5%左右。